2024年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并将“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资本是什么意思?
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是将储户存在银行的钱贷款给客户,赚取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即通过存贷利息差获得收益。理论上,银行可以将100%存款放贷出去赚取利差。但如果这样,一来是储户要来取款时银行就给不了储户了(因为钱都放贷出去了),二是银行如因为其中几笔贷款失败收不回来,马上就会资不抵债而破产。
为抵御上述风险,监管对银行设置了好多风控指标,如存款准备金、流动性要求等。此外还有一个就是资本充足率要求。
银行经营业务需要资本,即不是储户存款的自有资金,这些资本一是当贷款失败时可以用资本来弥补贷款的损失;二是也可以应急储户急时的各类零星取款。
多少资本才能抵御风险呢?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商业银行需要在最低资本要求基础上计提约2.5%的储备资本;系统性重要银行还需要再提高1-3.5%不等比率。因此对于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大概在9%左右。
如按9%的要求,“六大行”中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略高于底线要求,建设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高,超过底线要求在5个百分点以上。
由于资本有底线要求,因此资本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业务发展。也即反过来讲,较多的资本就能多扩展业务,也即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包括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
从资本到产生收益的路径相对复杂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贷款资本风险权重和收益不一样,但基于大数据的规律性本质,在一定期间,商业银行的资本与其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之间一般有着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这个比例来讨论增资将对“六大行”带来的影响。
总资产方面,通过分析“六大行”近五年总资产比上核心一级资本的比值(即每一元核心资本将带来多少总资产),以近五年平均数看,建行银行每一元核心资本将带来12.66元的总资产,在“六大行”中最低;而邮储银行每一元核心资本将带来2047元的总资产。
“六大行”近五年总资产/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关系如下表:
通过对比近五年数据看,“六大行”中资本对总资产的影响基本都在增加,其中对邮储银行的总资产影响最大,即如通过增资,同样金额的增资将给邮储银行带来最大的总资产增加;对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相对较少。
贷款总额方面,通过分析“六大行”近五年贷款总额比上核心一级资本的比值(即每一元核心资本将带来多少贷款总额),以近五年平均数据看工商银行每一元核心资本将带来7.43元的贷款总额额,在“六大行”中最低,而邮储银行每一元核心资本将带来10.51元的贷款总额。
“六大行”近五年贷款总额/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关系如下表:
通过对比近五年数据看,“六大行”中资本对贷款总额的影响基本都在增加,其中对邮储银行的贷款总额影响最大,即如通过增资,同样金额的增资将给邮储银行带来最大的贷款总额增加;其次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
营业收入方面,通过同样方式,即分析近五年每一元资本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以近五年平均数据看,每一元核心资本将给工商银行带来0.28元的营业收入,给邮储银行带来0.48元的营业收入。
“六大行”近五年营业收入/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关系如下表:
通过对比近五年数据,“六大行”中资本对营业收入整体的影响均在降低。各银行方面,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影响最大,即如通过增资,同样金额的增资将给邮储银行带来最大的营业收入增加;对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收益相对较少。
净利润方面,通过同样方式,即分析近五年每一元资本对净利润的影响。以近五年均值看,每一元核心资本对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影响最大,可带来0.118元的净利润,对交通银行影响最小,仅可带来0.107元净利润。
“六大行”近五年净利润/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关系如下表:
通过对比近五年数据看,“六大行”中资本对净利润的影响整体在下降。按2024年数据看,每一元资本对“六大行”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
结合前述分析,如果增资,以年五年的情况看每一元资本对“六大行”总资产、贷款总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从大到小影响分别如下表:
整体看,由于目前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在“六大行”中最低,增资对其主要指标的影响最为利好。工行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因此单位影响相对最小。
通过以上分析,以近五年平均值计,假设历史数据将延续,且假设“六大行”各注资1000亿元(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补充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简单假设各家1000亿元),则其对“六大行”的总资产、贷款总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增加数量如下表:
增资除了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外,还将影响“六大行”的股权结构。结合2024年末“六大行”的前十大股东看,工农中建的第一大股东均为中央汇金,而汇金一方面代表财政部,另一方面也不实际参与工农中建“四大行”的经营和管理,因此增资不会影响大股东地位。
交通银行的最大股东是财政部,因此增资也不影响大股东地位。
邮储银行的最大股东是中国邮政集团(持股62.78%),因此如果是财政部直接增资,将稀释中国邮政集团的持股比例,但由于在股东持股比例极高,因此增资估计也不会影响其第一大股东的身份。
注:以上数据是以假设相关银行各历史数据之间的关系将维持稳定为基础进行的理论测算。各银行在注资之后如对相关数据比例要求进行调整或实际业务发展将导致各数据比例关系调整,且从注资到资金使用和效果显现之间均需要时间传导,因此实际结果都将会大为不同。
另附“六大行”的主要规模指标如下:
1.“六大行”近五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表(单位:万亿元):
2.“六大行”各年资产总额情况表(单位:万亿元):
3.“六大行”各年末贷款总额情况表(单位:万亿元):
4.“六大行”各年营业收入情况表(单位:亿元):
5.“六大行”各年净利润情况表(单位:亿元):
附“六大行”截至2024年末主要股东情况
1.工商银行主要股东
2.建设银行主要股东
3.农业银行主要股东
4.中国银行主要股东
5.交通银行主要股东
6.邮储银行主要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