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汽车整车行业

2025年9月19日11:54:4196

导语

中国汽车整车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市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浪潮的推进,中国不仅保持了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全球发展潮流。

一、行业概况与市场规模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经历了技术引进、合资经营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市场。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国内销量2557.7万辆,同比增长1.6%,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产销均超1280万辆,带动产业链全面升级。2025年1-3月,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512.7万辆,同比增长6.0%,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51.13%(3月单月)。

二、 竞争格局:传统车企与新兴势力角逐

中国汽车市场已形成"传统车企+新兴势力"的双轨竞争格局。从市场份额来看,自主品牌逐渐崛起,国际品牌面临转型压力。

主要企业市场份额(2025年预测)

一文了解汽车整车行业

一文了解汽车整车行业

一文了解汽车整车行业

三、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引擎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整车行业的核心增长极。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为705万辆,同比增长96.1%,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4.1%。

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约为28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20万辆。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2025年销量预计达到67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0%。

产品结构方面,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主要集中在入门级和中端市场,而造车新势力则通过高端智能电动车切入市场,逐步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四、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

汽车整车行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三大领域。

电动化与轻量化: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固态电池技术进入商业化前夜。中国厂商在动力电池领域全球市占率超过60%,宁德时代、比亚迪为全球龙头。

技术路线从磷酸铁锂(LFP)与三元锂电池(NMC)并行,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技术演进。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处于L2向L3跨越的关键期。华为、百度、大疆等科技公司成为重要玩家,提供全栈或增量解决方案。高级别自动驾驶(L4)在特定场景(如港口、干线物流)率先商业化。

传感器融合、AI算法芯片是核心竞争点。

车规级半导体与软件:这是中国产业集群最大短板,但也是最大机遇。地平线、黑芝麻等企业在AI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操作系统、中间件、仿真软件等基础软件是未来竞争的"灵魂"。

五、区域竞争格局

中国汽车整车行业在区域竞争格局方面展现出显著变化,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科研能力,预计到2030年整车产量将突破5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35%,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超过40%,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珠三角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优势,吸引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其整车出口量预计在2030年达到150万辆,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0%以上。

京津冀地区: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协同效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8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5%。

西部地区:尤其是成渝经济圈,在政策扶持下汽车产业迅速崛起,预计到2030年整车产量将达到1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

六、A股汽车整车概念股

A股的汽车整车分为三种车型:

商用载货车:

1.江淮汽车(600418)

安徽国资委旗下,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厂商,蔚来汽车的主要代工厂,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为鸿蒙智行唯一的豪华品牌。

2.江铃汽车(000550)轻型商用车的行业领导者,坚持“JMC和福特”双品牌战略

江西省,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商用车、乘用车SUV以及相关的零部件。

目前业绩在商用载货车排第一。

3.中国重汽(000951)

全称: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我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

主营业务是重型载重汽车、重型专用车底盘、车桥等汽车配件的制造及销售业务。

4.汉马科技(600735)

主营业务是重卡、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汉马科技是吉利商用车集团旗下的重要子公司;最终控制人:李书福

2024年盈利,2025年业绩增长

乘用车:

广汽集团、海马汽车、北汽蓝谷、众泰汽车业绩一般,不展开了。

还有一些车企没在A股上市,像理想、蔚来、零跑等都是港股上市。

1.塞力斯(601127)与华为联合推出了高端新能源车品牌“AITO”,已上市问界M5、M7、M9、M8等热销车型

重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2020-2023亏损,2024年盈利

权重股, 一线蓝筹, 白马股

2.比亚迪(002594)

广东省,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汽车业务、手机部件、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光伏业务。

权重股, 一线蓝筹, 白马股

3.长城汽车(601633)连续8年保持全国SUV销量前三、自主品牌SUV销量第一

河北省;主营业务是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分销SUV、轿车、皮卡车和汽车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权重股, 一线蓝筹

4.上汽集团(600104)公司整车产销规模多年来一直保持国内领先

主营业务是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创新科技。

破净股, 权重股, 一线蓝筹

5.长安汽车(000625)

最终控制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庆市

主营业务是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

二线蓝筹

6.千里科技(601777)(原重庆力帆)

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机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含出口)。

业绩一般

商用载客车:

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5年8月,国内重点客车企业销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4902辆,同比增长44.05%,环比增长20.50%。1~8月,国内共销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29758辆,同比增长38.53%。

1.宇通客车(600066)国内客车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客车主流供应商之一

三线蓝筹,分红高

2.中通客车(000957)山东国资委旗下,拥有国内最完备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型谱,有多款燃料电池客车

山东聊城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涵盖客车研发、制造与销售。

七、 投资视角:机遇与风险并存

从投资角度看,汽车整车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高资本密集、重资产经营:整车行业涉及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工厂建设、生产线设备、模具开发等前期投入巨大,通常是百亿级人民币的投入。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同样耗资不菲。

强周期性:汽车作为大宗可选消费品,需求受宏观经济(比如GDP增速、利率、信贷政策)、消费者信心、政策刺激(比如购置税减免、补贴)影响显著,行业呈现明显的繁荣与萧条交替周期。

政策高度敏感性:汽车产业关乎大量就业、税收、能源安全、环保等方面,历来是各国政府重点监管和引导的领域。排放法规、油耗限值、新能源汽车双积分、购置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对行业影响巨大。

产业链长且复杂:汽车产业涉及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和下游销售与服务。整车厂处于核心位置,对上下游有较强议价能力(尤其强势品牌),但也依赖其稳定供应和渠道效率。

八、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2025-2030年,中国汽车整车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68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7%。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从2025年的50%提升至2030年的60%。

智能化技术全面普及:自动驾驶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20%提升至2030年的40%。车联网技术普及率将超过30%。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销量将在2030年达到约450万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4%。

全球化布局加速:中国汽车企业正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海外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构。到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突破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超过50%。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头部企业巩固优势,新兴势力崛起,市场细分化趋势加剧。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宝马、奥迪以及特斯拉等在高端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兴造车品牌凭借其科技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势不断获得市场的认可。

结语

中国汽车整车行业正处在百年未有的变革时期,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浪潮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变革、政策导向和市场格局变化,把握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和高价值领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回报。

未来五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更加精彩的表现。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