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自媒体这个版块我是当成日记写的,因此就想到哪说到哪。
很多人眼红唐朝的自媒体收入,但是在前阵子唐朝的文章里,唐朝好像提过一嘴,说打算开始新的实验,后期周记文章都改为付费,如果付费金额不达预期的话,可能会计划关掉自媒体,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还是因为自媒体并不是一个好生意,不管是做短视频自媒体还是做公众号、百家号这些,自媒体看似来钱轻松,其实并不是好的生意模式,特别是针对唐朝这样的资金大户而言,投资自媒体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看就明白了:
1、投资自媒体的产品,往简单说就是文章,这个产品的差异化是很小的。
比如唐朝讲的那一套东西和林园、段永平、巴菲特讲的都是一套东西,只是换了一个表述方法讲出来。
当然,唐朝作为一个投资大师,偶尔会讲到的对行业、企业的分析是有价值的,且有一定的差异化,因为他能看到别人没看到的东西。
2、自媒体内容其实是非标品。
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自媒体想要长期健康存活的话,那就不能停止更新,但是投资的方法就那么多,即使唐朝也不可能每天都有感悟,每次都写出来新东西,而且他自己的感悟还没有用,他还要写读者能理解的东西,因为阅读量直接影响他的广告收入,这个其实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而且不停的写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属于明显的高投入低产出。
早些时候我也想过要不要通过自媒体来盈利,后来想想还是不愿意迎合观众去写文章,我知道写哪些东西会火,但是如果我不感兴趣的话,写起来会很累的,因此现在我也就当成日记来写,平时主要还是忙自己的事业,没空就偷懒。
有人问段永平为什么不出书,段永平很直白,他说:“该说的别人都说了,我说不出其它的东西,也就没有出书的必要。”
当然出书赚钱和自媒体赚钱是两种不同的生意模式,唐朝通过出书赚钱应该比自媒体赚钱要轻松很多。
3、如果一个人自身也进行投资,再去经营自媒体,很容易两边都做不好。
去年好像段永平说过一句话,他这几年投资运气不错,高尔夫帮了他很大的忙,因为如果没有将很多精力聚焦在高尔夫这项游戏上,他可能会多出来不少操作。
投资其实也是一场游戏,如果一个人既做投资,又经营自媒体,他就很容易过度的去关注市场,因为读者们最想听到的就是对市场的分析,比如腾讯的年报、半年报出来,读者最想某个大v分析一下腾讯的业绩到底怎么样,是利好还是利空,其实关注这些意义不大,有时远离市场意义更大。
4、投资自媒体很难形成强大的护城河的,原因主要是怕同行抄袭。
这里我预测一下,老唐的收费计划可能也会落空,虽然老唐的分析很有价值,但是付费的量很难做大,因为知识内容太好搬运了,他的任何一篇付费,里面提到的核心信息和观点很快就会被搬运到其他平台上,只是会被别人换了个表述方法罢了,就类似他换个方法表述巴菲特的那一套东西一样。
但是茅台、芯片这些护城河就明显不同,很难抄袭搬运,即使模仿个大概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5、自媒体内容的价值对于读者很难衡量。
因为投资的内容,不同的读者读了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最终也会形成不同的投资结果,而这个投资结果要很久才会体现。
这个和老师教学不同,家长付了钱通过短期学生的成绩至少能看出来这个钱花的值不值,这个老师教的好不好,但是投资知识巴菲特教了、老唐教了、段永平教了,大部分人是掌握不好的,因为知识背后还有人性的东西。
6、自媒体内容的变现渠道太窄。
即使现在很多抖音博主,最终变现要不就是接广告、要不就是靠直播时候别人打赏,要不就是靠带货,一个投资大佬做这些事情是很难想象的,虽然还有很多自媒体大v靠卖课程、建圈子赚钱,我不否认他们提供的可能是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观众对这个价值往往不敏感,而且这个市场被很多骗子搞的乌烟瘴气,大部分读者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是比较抵触的。
最终也就导致了自媒体变现的困难。
综上,自媒体虽然是一项资本投入少,利润为真,可持续性强,市场很大,护城河也还可以的生意,但是还不算非常好的生意模式。
人的一生,最大的运气就是在一个好的生意模式里做一个哪怕很不起眼的角色,在好的生意模式里,只要是个角儿,猪都能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