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2022年报印象:内生性增长+外延并购,进而保持较快增速

2023年5月1日10:04:34366

    一、关键数据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19.16%,同比20.58%,减少1.42%;

实现门诊量11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0.35%;手术量87.07万例,同比增长6.54%;

收入161.10亿,同比上年150.01亿,增长7.39%;

净利润25.24亿,同比上年23.23亿,增长8.65%;

扣非净利润29.19亿,同比上年27.83亿,增长4.8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4.91亿,同比上年40.84亿,增长9.95%;

净利润含金177.93%;

总资产265.79亿,同比218.49亿,增长21.65%;

净资产166.71亿,同比113.10亿,增长47.41%。

毛利率50.46%,同比51.92%,减少1.46个百分点;

净利率16.69%,同比16.47%,提升0.22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15.56亿,同比14.47亿,增长7.52%;

销售费用率9.66%,同比9.65%,增长0.0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22.93亿,同比19.58亿,增长17.15%;

管理费用率14.23%,同比13.05%,增长1.1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股权激励费用增加,人员薪酬、设备折旧等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2.71亿,同比2.23亿,增长22.09%。

收入构成

屈光项目:63.37亿,占比39.33%,同比增长14.80%;

白内障项目:21.43亿,占比13.30%,同比增长-2.19%;

眼前段项目:13.39亿,占比8.31%,同比增长-8.00%;

眼后段项目:10.55亿,占比6.55%,同比增长6.08%;

视光服务项目:37.70亿,占比23.46%,同比增长11.85%。

毛利率分析

屈光项目:56.82%,同比下降2.13%;

白内障项目:35.34%,同比下降2.33%;

眼前段项目:44.46%,同比下降3.49%;

眼后段项目:33.61%,同比下降0.91%;

视光服务项目:56.44%,同比下降1.60%。

屈光和视光服务项目毛利率较高。

营业成本构成

医用材料:35.62亿,占比44.64%

人力工资:27.44亿,占比33.39%

折旧:4.39亿,占比5.50%;

房屋凭赁:7.23亿,占比9.06%;

其他:5.12亿,占比6.41%。

可见,医用材料和人工工资占成本的大头。

高管薪酬

董事长,陈邦,114.17万;

董事、总经理,李力,114.17万。

分红情况

拟以 7,176,525,335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

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点评:公司去年还向市场募集资金35.36亿,在“缺钱”的情况下,公司是可以坚持不分红的。但公司仍坚持分红,预计分红总额7.18亿元,这种行为似乎有一点“变态”!

二、主要子公司

1、长沙爱尔:

收入4.67亿,同比上年4.58亿,增长1.97%;

净利润1.36亿,同比上年1.77亿,增长-0.41亿,或-23.16%;

净利率29.12%,同比上年38.64%,下降9.52个百分点;

1、武汉爱尔:

收入5.07亿,同比5.38亿,增长-0.31亿,或-5.76%;

净利润1.36亿,同比1.47亿,增长0.11亿,或-7.48%;

净利率26.82%,同比27.32%,下降0.5个百分点;

3、成都:

收入3.82亿,同比4.17亿,增长-0.35亿,或-8.39%;

净利润1.20亿,同比1.27亿,增长-0.07亿,或-5.51%;

净利率31.41%,同比30.46%,提高0.95个百分点。

4、辽宁爱尔:

收入3.80亿,同比4.24亿,增长-0.44亿,或10.38%;

净利润0.87亿,同比0.98亿,增长-0.11亿,或-11.22%;

净利率22.89%,同比23.20%,下降0.31个百分点。

5、东莞爱尔:

收入2.47亿,同比2.32亿,增长0.15亿,或6.47%;

净利润0.64亿,同比0.59亿,增长8.47%;

净利率25.91%,同比25.43%,提高0.48个百分点。

6、深圳爱尔:

收入2.56亿,同比2.98亿,增长-0.42亿,或14.09%;

净利润0.45亿,同比0.54亿,增长-0.09亿,或16.67%;

净利率17.58%,同比18.12%,下降0.54个百分点。

7、广州爱尔:

收入2.65亿,同比2.45亿,增长8.16%;

净利0.49亿,同比0.40亿,增长22.5%;

净利率18.49%,同比16.33%,提高2.16个百分点。

8、重庆爱尔:

收入2.57亿,同比2.60亿,增长-0.03亿,或-1.15%;

净利0.48亿,同比0.50亿,增长0.02亿,或4.00%;

净利率18.67%,同比19.23%,下降0.56个百分点。

9、衡阳爱尔:

收入1.83亿,同比1.91亿,增长-0.08亿,或-4.19%;

净利润0.39亿,同比0.46亿,增长-0.07亿,或-15.22%

净利率21.31%,同比24.08亿,下降2.77个百分点。

10、滨州沪滨爱尔

收入2.00亿,净利润0.37亿,净利率18.50%。

注:2021年主要子公司未列有贵阳,未列有滨州沪滨爱尔。

从以上对子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

1、2021年的疫情还是对公司运营有影响的;

2、成熟的子公司净利率在30%左右;

2、主要子公司的收入、净利润未来仍有成长空间,但公司总收入的增长,更多地依靠于外延并购式发展。

三、基本面信息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215家,门诊部148家。随着医疗网络不断完善,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

募集资金总额35.36亿元,主要投入长沙、湖北、安徽、沈阳、上海、贵州以及南宁七家省会城市医院,打造区域性眼科中心。其中,长沙爱尔、上海爱尔以及南宁爱尔已搬迁,湖北爱尔、安徽爱尔尚在装修中,沈阳爱尔、贵阳爱尔正在建设中。

公司公告披露了对顺德爱尔、南漳爱尔、忻州爱尔、西陵爱尔、西安爱尔等30家医院部分股权的收购,提升了地、县基层医院网络的布局。

公司拥有了香港亚洲医疗、美国MING WANG眼科中心、欧洲Clínica Baviera.S.A、东南亚ISEC Healthcare Ltd等领先的海外眼科机构。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外已布局118家眼科中心及诊所,逐渐形成覆盖全球的医疗服务网络。

目前医疗网络已遍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欧洲、美国、东南亚,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

在国内,公司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高度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通过不同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提高资源共享效率、医疗水平,持续增强集团的整体实力和各家医院的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海外,通过重点区域“高地布局”战略,实现医疗技术与全球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多层次服务体系吸纳融合,逐步搭建世界级科研、人才、技术创新平台,更有效地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以高质量发展为宗旨,通过未来3年的发展,公司临床、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多家旗舰医院巩固并扩大领先优势,多数省会级医院成为省域疑难眼病中心,新一批地级医院成长为本地眼科龙头;借助信息化、移动医疗先进手段,形成立体化、多业态眼科网络;通过国际化战略和全球科技创新布局,成为国内外领先的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

四、2023年第一季度

收入50.21亿,增长20.44%;

净利润7.81亿,增长27.92%;

扣非净利润7.52亿,增长20.7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53亿,增长59.95%;

毛利率47.49%,同比47%,提高0.49个百分点;

净利率17.94%,同比16.62%,提高0.87个百分点。

点评:从第一季度情况看,公司的经营正在摆脱疫情的影响走向正轨(2023年1月份,正是全国阳性病例爆发期)。

  五、总体印象

1、公司去年受不可抗力的疫情影响,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保持了7.39%、8.69%的增长,应属难能可贵。从第一季度的增长数字看,公司的经营正慢慢走上正轨。可以预期,第二、三、四季度的收入与净利增长数字可能更“好看”一些。

2、投资于爱尔,我看重的是其连锁扩张模式。从公司现有阶段发展看,仍然保持了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并购式增长,仍处于较快速发展时期。

3、爱尔眼科因为专注而更专业,公司积极顺应国家的政策导向,满足人们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宗旨:“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对此发展宗旨,自己深深认同,因为一家公司只有打造出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文化,才会行稳致远,才会在“目标客户”之间形成良好的口碑(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医疗服务机构更是如此。

令人欣慰的是,爱尔作为眼科专业品牌在“目标客户”之中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距完全意义上的美誉度仍有一定差距),且其专业优势、规模优势、分级连锁优势等已经构成了一定的护城河。

我个人认为,将来能够打败爱尔的只有爱尔自己,比如技术水平严重下降,或各地医院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内部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收费价格不合理,在病患者中形成恶劣的口碑,等等。当然,目前并未看到这种向坏的发展趋势。

4、我不只一次地说过,在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有政府信誉的背书,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具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才容易“逆袭”成功。爱尔眼科这些年走过的扩张之路、成功之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这更为爱尔这样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扩张、渗透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较之下,公立医院向外扩张的动力则十分不足。

5、“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股”,爱尔的这种合伙制文化更胜过公立医院,也是其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的一大法宝。这也是我比较欣赏爱尔的一点。

6、市场一直担心其未来的商誉减值风险。2022年公司商誉资产54.58亿,同比上年的43.17亿,增加11.41亿。这些商誉资产,均是公司在投资并购过程中产生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并购的标的资产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则存在商誉减值风险,从而对上市公司损益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情况并不值得特别担忧,一方面公司在并购过程中会对被并购标的严格筛选,另一方面,被收入上市公司体内的医院出现亏损的情况也往往是表现在单体医院之间,出现大面积、多点亏损的概率并不是太大。当然,这一直是埋在公司运营上的一个“雷”,需要密切关注跟踪。

7、当下爱尔眼科的市值2114亿,按2022年扣非净利润29.19亿计算,静态市盈率72.42倍。如此高的市盈率估值,一方面反应了市场对其未来快速增长的预期,另一方面,如果未来增长不及预期,则容易导致估值杀。当然,如果能够保持两年30%左右的利润增长,其市盈率估值也会降下来的。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2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