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相关规则制度总结

2023年12月21日11:54:30198

2021年9月2日习总书记宣布北交所成立,到9月5日,北交所发布多项交易制度和业务规则的意见征求稿,再到9月17日北交所发布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并开启预约”开户“,从这个推进节奏来看,北交所正式开市,也就国庆前后了。

设立北交所,可以说是证券市场近些年来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事件,所谓北京证券交易所,也就是在原有股转公司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三层结构的基础上,选取上市公司品质最高的精选层作为北交所开始的基础证券品种,交易制度方面,为了方便投资者,除开一些细节的区别,基本照搬的沪深交易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北交所其实是割离股转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升级而来。再来看下新三板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定位,它主要就是承接沪深退市企业和为未达到沪深交易所上市要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个融资渠道。新三板最火的时候是14、15年,后来由于其500万的高门槛和转板的高难度导致其流动性逐渐衰竭,众所周知,流动性是交易的核心,所以失去流动性的三板市场,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可以看到,在习大大宣布北交所成立后,这如此大的利好冲击下,精选层的单日总交易量也仅仅才30多个亿,与沪深现在日均万亿比起来,可谓沧海一粟。

那么设立北交所是否会改变新三板市场的现状

首先新三板市场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流动性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切都是空谈,我国既然将股转公司升级成了交易所,那在政治层面上,肯定是拔高了新三板市场的政治地位,各项政策和资源也会向其倾斜,为了解决流动性的问题,北交所降低了开通门槛,由原来精选层的100万降低到了50万,与科创板、期权的资金门槛一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寄托于上交所,继承沪深交易所全部客户基础的科创板也仅仅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北交所降低到50万的门槛是否会引起交易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点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何美股能一路长牛,而我大A永远18?究其根本原因是带领美股一路狂奔的是那些全球领先的企业,而A股则是银保地稳如泰山,真正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不符合沪深的上市条件,不得不远赴海外。所以,一个市场能否蓬勃发展,与其上市企业的质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现在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上市企业,3个交易所怎么分?质地优良的大型企业沪深主板分了,质地稍差的中型企业,创业板和科创板分了,剩下的小微企业留给北交所,而且北交所的好企业还能转板去沪深交易所,这也是北交所需要跟沪深交易所博弈的地方。

以上这两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是比较核心的问题,期待北交所能够圆满解决。

最后学习了北交所发布的相关规则制度,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

一、适当性管理要求

个人投资者参与北交所股票申购和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 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二)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机构投资者参与北交所股票申购和交易,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北交所业务规则的规定。(机构户开通北交所不需要以上两个条件,已开通新三板权限的自动开通北交所权限)

二、交易规则

1、通过竞价交易买卖股票的,单笔申报数量应当不低于100 股,单笔申报最大数量应当不超过100万股,卖出股票时,余额不足100股的部分应当一次性申报卖出。(与主板一致,区别于创业板的限价委托30万股、市价委托15万股和科创板限价委托10万股、市价委托5万股)

2、本所对股票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比例为 30%(主板10%,创业板和科创板20%)。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股票交易无价格涨跌幅限制:

(一) 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交易首日;

(二) 退市整理期首日;

(三) 中国证监会或本所规定的其他情形

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

4、有价格涨跌幅限制和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在连续竞价阶段的限价申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买入申报价格不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 105%或买入基准价格以上 10 个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以孰高为准);

(二)卖出申报价格不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 95%或卖出基准价格以下 10 个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以孰低为准)。(5%的价格笼子,区别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2%)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