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偏好理论

2023年12月29日14:26:24111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收入有两个抉择,一是在总收入中确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即现在消费还是未来消费的选择;二是在储蓄总量确定后,具体储蓄形成的选择,即流动偏好的选择。

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现金从而满足其交易和谨慎货币需求的量与其收入正相关,与利率无关。用L1代表交易和谨慎货币需求,Y代表总收入,则L1=L1(Y)。

而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而与收入无关。用L2代表投机货币需求,r代表利率,则L2=L2(Y)

因此,货币总需求L=L1+L2=L1(Y)+L2(r)

上面所讲的是货币的总需求量,而有需求就要有总供给,那么货币的总供给如下所述。

货币供给量为M,又可以分为M1,M2,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其中M1满足L1, M2满足L2。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与现有货币数量间的均衡价格,是存量间的平衡,即M=M1+M2=L1(Y)+L2(r)。

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会有一个债券价格上涨的预期,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因此人们往往不会购买债券才是持有现金,因此此时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

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

在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疲软、就业不足的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诱使企业家扩大投资和出口,刺激人们消费,减少其货币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而在利率降至某一水平的“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供应无论怎样增加,都会被流动性偏好所吸收,从而使货币当局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完全失效,这时适时地启动财政政策是必要的。

相反在整个社会总需求过大,经济过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使经济回归到理性状态。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