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行业资本周期

2024年1月25日09:25:5687

《资本回报》的主题就是讲解行业资本周期对投资的影响,深刻理解行业资本周期运行的规律,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认知层次和资本配置水平。对股票投资者而言,意味着能够大幅提升投资回报率。

典型的资本周期

下图是马拉松公司绘制的资本周期和投资者反应。

深刻理解行业资本周期

第一阶段,当较好的盈利发生的时候,管理层往往会过度自信,他们不会把良好的业绩归因于有利的行业环境,而是归因于自己的才能。

这种现象,和我们个人投资者没啥区别。我在牛市赚大钱的时候,也是自我膨胀得很厉害;而且还喜欢标榜自己水平很高,实际上不过是水涨船高而已。

第二阶段,投资者或管理层都在做需求预测,这些预测的错误率很高,并且常常伴随着系统性偏差。他们的预测通常在乐观的时候过度乐观,悲观的时候过度悲观。

投资者一定要切记,高利润会使一个行业放松资本纪律。当行业利润高的时候,公司倾向于增加资本开支,竞争对手往往也会跟随。

通常情况下,在利润不错的时候,大股东想赚更多的钱,中小投资者喜欢增长,管理层喜欢更高的薪酬和激励,因此,公司资产扩张顺理成章。

第三阶段,投资银行家能够为资本周期提供润滑剂,市场繁荣的时候,帮助公司扩大产能;市场低迷的时候,帮助整合行业。

在行业繁荣的时候,大股东、中小投资者、投资银行家、行业分析师和公司高管都习惯性地对需求进行线性外推。

正是由于资本支出和供给增加之间存在时滞,供给的变化会突然发生,并且容易过度发生。

第四阶段,当过剩产能变得非常明显的时候,乐观的需求预测被证伪,资本周期开始下行。

随着利润的大幅下滑,管理层被更换,资本支出缩减,行业开始整合。接下来,投资减少,供给收缩为利润恢复铺平了道路。下一轮景气周期在这个时候面临转换。

周期的力量

《资本回报》是我读的第二本关于周期的书籍,第一本是霍华德·马克思写的《周期》。

霍华德·马克思写的《周期》,是几年前看的,当时感觉太笼统了,太宏观了,案例比较少,我看完之后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甚至我们最需要警惕的线性外推,都不是从《周期》这本书中学来的,是我自己吃亏之后变聪明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认知尚浅理解不了《周期》的奥妙之处,这个春节我再抽空翻一翻,看是否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之所以更认可《资本回报》,是因为书里面有大量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书中解释了巴菲特的一句话,“如果一个CEO在其任职期间,每年保留盈余相当于公司净值的10%,那么10年后,这位CEO配置的资本将会超过公司全部资本的60%。”

所以,CEO配置资本的能力非常重要。而晋升为CEO的管理者通常是因为在市场营销、生产、工程或者在管理上比较擅长,至于其资本配置的能力,都是未知数。

因此,当我们在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时候,一定要看历史上的管理层应对资本周期变动的措施,以及现在的管理层是如何应对行业资本周期的。说实在话,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赚的那点小钱,只要管理层犯一个错误就全没了。

马拉松公司还创建了一个名词“中国综合症”。

它说的是,中国把投资(占GDP的比重)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了可预见的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而且中国长期低利率的环境,导致了资本的严重错配,特别是重资产行业。

2015年之后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这个背景。这种资源的错配和低效,在其他领域也是存在的。所以,大家看到在A股很难赚钱,就是因为大量的资源错配导致资本回报率太低了。

我再强调一下,很多人炒股十几年,还不知道分红的重要性;只要不重视分红,大概率会陷入“中国综合症”的困局而不能自拔。

长期投资者坐了巨幅的电梯之后就会很生气,再也不相信价值投资,开始回归短线博弈了。有不少老股民都是坐了巨幅电梯之后,再也不相信价值投资的。

大家一定要明白,中国过去几十年都是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能够忍住诱惑不浪费股东的资本,还给股东慷慨分红是多么可贵的品质。看看这两年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主,很多人在周期下行的时候,只剩下一堆产能而没有钱。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