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是什么意思(国债的前世今生)

2024年4月29日14:48:16166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中国国债发行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024年一季度,中国国债累计发行2.4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15%。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国债又称公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为其承载着国家信用,所以往往被公认为是一国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国债源自税收

国债拥有着漫长的历史,它诞生于11世纪的威尼斯的一次紧急税收。当时威尼斯与君士坦丁堡开战,威尼斯为了建造一批舰队亟需资金,于是紧急向人民进行强制征税,并承诺在舰队摧毁敌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凯旋而归之后会用战利品归还,称为“prestiti”。但天不遂人意,威尼斯海军爆发了瘟疫,数千人死亡,最终战败而归;跳船逃跑的米歇尔总督在亡命途中碰上了失去家人的愤怒的威尼斯平民,最终被围追堵截、群殴致死最终横尸街头。

威尼斯失去总督之后,商人和贵族在政治真空期组建了新议会。因无法一次性偿还之前米歇尔政府的允诺,新政府重组了prestiti创建了一个新的资金载体“蒙特韦基奥”(Montevecchio),决定纳税人每年能够取得5%的收益,每年分两次,直到永远——于是国债就诞生了,而且是永续的。从此纳税人转变为债权人,而债权份额的持有人主要是庙堂之上的达官贵族。

交易和投资

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注册登记机构“蒙斯”(mons),持有prestiti的人的名字会被记在蒙斯上,大部分持有人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贵族,名字记在蒙斯上是身份的象征——持有prestiti意味着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彰显荣耀与尊贵。Prestiti是可以在威尼斯运河上最大的桥“里奥多桥”下的里奥多市场交易的,而且报价是公开的,从此便有了债券的二级市场。威尼斯的贵族们有的用prestiti做慈善,有的用它来做女儿的嫁妆。Prestiti的价格也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而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在1288年收益率升至7.14%,11年后的1299年再度升至8.375%,后来到了14世纪威尼斯政府赎回之后面值又回到了100%。13世纪的威尼斯金融市场发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金融创新,各种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包括银行存款、股票、住房抵押贷款、外汇交易工具等等,威尼斯的国债因为信息的公开性、政府信用的安全性、交易的活跃性等因素成为了各类金融工具定价的一个基准。

国债为政府提供了资金便利

威尼斯政府也多次发行了prestiti,而且prestiti成为了威尼斯政府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原本威尼斯有着稳定的盐税收入,但在战时国家亟需用钱之际发行prestiti比税收更能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而在和平时期有财政盈余之时便进行回购,国债的发行给政府的资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国债为经济带来了繁荣

在12-14世纪,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宋、元时期的,国力强盛。而中国古代的财政政策讲究量入为出,国库充盈则国力强盛,国库空虚则国力衰败;中央财政受到冲击之时,政府选择加大税收,致使民不聊生,最终使得政权不稳固。而另一方,欧美各国通过发行国债熨平了财政的缺口,并且助力经济成长。西班牙曾发行国债开展南美探险,荷兰发行国债建设堤坝,英国发行国债进行战争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利用国债开展独立战争、建设铁路。国债的发行让欧洲走出了中世纪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也让欧美从贫瘠与荒芜走向文明与繁荣。

因此,国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国债是一种低风险的投资方式;另一方面,国债可以支持国家的公共事业发展。国债发行,利国利民。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3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