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英文顶刊文章,遇到了两个词汇“耦合”和“解耦”,其意思如何呢?
一句话概括“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不断出现一些较复杂的设备或装置,这些设备或装置的本身所要求的被控制参数往往较多,因此,必须设置多个控制回路对该种设备进行控制。由于控制回路的增加,往往会在它们之间造成相互影响的 耦合作用,也即系统中每一个控制回路的输入信号对所有回路的输出都会有影响,而每一个回路的输出又会受到所有输入的作用。要想一个输入只去控制一个输出几乎不可能,这就构成了“耦合”系统。由于耦合关系,往往使系统难于控制、性能很差。
在软件系统中,有软硬件之间的耦合,还有软件各模块之间的耦合。耦合性是程序结构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的度量。它取决于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哪些信息通过接口。
在软件工程中,对象之间的耦合度就是对象之间的依赖性。对象之间的耦合越高,维护成本越高,因此对象的设计应使类和构件之间的耦合最小。
这就涉及到了“解耦”。
解耦,字面意思就是解除耦合关系。在软件工程中,降低耦合度即可以理解为解耦,模块间有依赖关系必然存在耦合,理论上的绝对零耦合是做不到的,但可以通过一些现有的方法将耦合度降至最低。
在数学中,解耦是指使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方程变成能够用单个变量表示的方程组,即变量不再同时共同直接影响一个方程的结果,从而简化分析计算。通过适当的控制量的选取, 坐标变换等手段将一个 多变量系统化为多个独立的单变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即解除各个变量之间的耦合。最常见的有发电机控制,锅炉调节等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耦合偏向于两者或多者的彼此影响,解耦就是要解除这种影响,增强各自的独立存在能力,可以无限降低存在的耦合度,但不能根除,否则就失去了彼此的关联,失去了存在意义。
在软件系统中,需要做到尽可能减少代码耦合,如果发现代码耦合,就要采取解耦技术。让数据模型,业务逻辑和视图显示三层之间彼此降低耦合,把关联依赖降到最低,而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原则就是A功能的代码不要写在B的功能代码中,如果两者之间需要交互,可以通过接口,通过消息,甚至可以引入框架,但总之就是不要直接交叉写。
也就是说,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耦合的情况下,一个组件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组件,从而导致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耦合可以分为强耦合和松耦合两种类型。
强耦合表示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非常紧密,一个组件的修改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组件。这种紧密的依赖关系使得系统难以维护和扩展。例如,如果一个模块的修改需要修改其他多个模块,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强耦合的。
相反,松耦合表示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弱,一个组件的修改不会对其他组件产生直接的影响。松耦合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清晰,模块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解耦是指通过减少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来提高系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解耦的目标是最小化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