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收继续下降,净利润略有回升
2024年末,光大银行总资产为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下降7.05%,营业收入连续3年下降。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在2023年净利润下降后2024年实现回正,盈利能力有所巩固。
二、规模扩张不及利率下降,营业收入连年负增长
在总资产规模增长且贷款总额也增长(2024年末光大银行贷款总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3.88%)的背景下,光大银行营业收入还连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净息差下降较快,2024年光大银行净息差为1.54%,较2023年下降20个BP;另一方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持续下降。
2024年光大银行规模扩张带来的利息净收入增加57.79亿元,但利率下降带来的利息净收入下降了165.93亿元,规模扩张的增长效应远抵不住利率下降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利息净收入下降108.14亿元,同比降低10.06%。
2024年光大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90.71亿元,同比下降46.27亿元,下降幅度达到19.52%。究其明细主要是银行卡服务手续费大幅下降29.02亿元,下降幅度达到19.52%。
三、减值节约是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方
在营业收入下降的背景下,光大银行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4亿元的增长实属不易。
拆解利润表结构看,2024年光大银行虽然营业收入下降102.70亿元,但同期营业支出也下降了122.82亿元。可见当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依靠成本的下降,而成本当中信用减值损失下降最多。2023年光大银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为520.75亿元,而2024年计提了405.22亿元,成为2024年最大的营业支出节省项。
四、零售板块利润大幅下降
2024年光大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为550.96亿元,同比下降98.53亿元,下降幅度为15.17%;相比营业收入,光大银行2024年零售金融板块的利润总额则由2023年的67.41亿元大幅下降至2.81亿元,下降幅度高达95.83%。
同多数银行一下,零售金融业务成为光大银行2024年业绩的拖累。
五、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仍存在压力
2024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5%,与2023年末持续,且连续四年末保持1.25%的不良率。拨备覆盖率为180.59%,较2023年末下降了68个BP,可能与当年减值计提较2023年减少有关。但整体来看,1.25%的不良贷款率在主要银行中处于中间偏好水平,光大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不良率结构方面,与同业趋势基本相同,即零售类不良率在上升,而企业类不良率在下降。但与主要大型银行零售类不良率仍低于企业类不良率不同,2024年末光大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达到1.40%,高于企业贷款1.24%的不良率。
此外,光大银行多年来关注类贷款占比和逾期率始终高于不良率,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占比为1.84%,而逾期率更是高达2.02%。特别是逾期率大幅高出不良率使后续资产质量控制压力不小。
六、总结
光大银行2024年总资产保持扩张但营收下降;净利润增速虽然回正,但主要依赖减值计提的节约。与大多数商业银行一样,2024年零售业务不良率上升,利润贡献大幅下降,成为2024年业绩的主要拖累。不良贷款率稳定且较低,整体资产质量良好,但逾期贷款较多,后续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