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昊海生科,还是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昊海生科是靠卖 “医用生物材料” 赚钱的公司,核心业务分四块:眼科、医美、骨科和外科。
眼科主要生产白内障手术用的人工晶状体、矫正近视的 OK 镜和隐形眼镜,还有护眼的眼药水。
医美领域,他们主打玻尿酸产品,从基础款到高端的 “海魅月白” 都有,能用来除皱、填充,还通过收购拓展了射频设备业务,比如美容仪。
骨科方面,他们的玻璃酸钠注射液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就像给关节上 “润滑油”,还有独家的几丁糖产品用于术后恢复。
外科领域则提供手术用的防粘连材料和止血产品,比如类似 “胶水” 的东西减少术后并发症。
产品上看,医美和眼科占收入72%,占利润70%,这两个应该算是企业主营业务。
产业链上看,眼科、医美、骨科和外科的生物材料,都是终端产品,产业链算是强势的了。
产品上看,眼科、医美、骨科和外科,也都算是医院的刚需药品了,虽然有竞争,但产品需求是存在的,产品也应该算是强势的。
股东上看,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79%,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28.6%,股权较为集中。
公司最终控制人是蒋伟、游捷,公司董事长是侯永泰,股东是弱势的。
董事长简介:
侯永泰,出生于1961年。
1998年至2000年,侯永泰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研究调查员,深入开展细胞和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他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
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及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侯永泰担任上海华源生命科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主任、副总经理和总经理。
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他在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海外经理,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海外投资业务。
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侯永泰任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开始与昊海生科的前身有了密切的合作。
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公司改制之日),他担任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式加入昊海生科。
2010年7月,他调任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席、董事,并于2014年12月调任执行董事。2016年6月,侯永泰担任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为公司的核心领导者。
董事长简介看,董事长没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弱势的。
总结一下:产业链、产品是强势,股东和董事长是弱势,公司处在平衡态。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20年13.32亿,2024年26.98亿,增长1.02倍。
扣非净利润上看,2020年2.06亿,2024年3.79亿,增长83.9%。
市值上看,2020年154亿,2024年144亿,减少6.5%。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20年毛利率74.92%,净利率17.26%;2024年毛利率69.88%,净利率15.58%,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双降的。
看看营收怎么分配?
用2025年三季报和2024年三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18.99亿,减少8.47%,营业成本5.62亿,占收入的29.59%,减少8.38%。
营业总成本16.16亿,占收入的85.1%,减少5.61%。
毛利润13.37亿,营业利润2.83亿。
收入减少8.47%,营业成本减少8.38%,营业总成本减少5.61%。
销售费用6.01亿,占毛利润的44.95%,增长1.02%。管理费用3.24亿,占毛利润的24.23%,减少0.52%。
研发费用1.49亿,占毛利润的11.14%,减少20.75%。
最后,净利润2.94亿,减少6.81%;扣非净利润2.55亿,减少20.75%。
企业成本占收入的29.59%,成本较低。费用上销售费较高,是销售推动营收增长的企业。
募资和分红上看,公司上市6年,从市场募集17.11亿,给市场分了8.91亿,分红还是较少的。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25.99亿,应收2.97亿,存货5.13亿,其他应收款1.24亿,其他流动资产0.35亿,总计35.68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5.46亿,厂房7.27亿,在建10.05亿,其他非流资产0.23亿,总计23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2.29亿,应付0.84亿,合同0.82亿,工资和税1.42亿,其他应付款3.53亿,一年内到期非流0.7亿,总计9.6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0.87亿,
资产合计58.68亿,负债合计10.47亿,净资产48.21亿。现金25.99亿,长期投资5.46亿,短期借款2.29亿,长期借款0.87亿,企业现金流还是较为充裕的。
算个估值:
2023年净利润是4.16亿,20倍估值是83亿。净资产收益率是8.62%,能支撑67亿的市值。估值范围60—90亿市值之间。
2024年最低股价是55.54元,市值是129亿,还是比估值高了些。
目前118亿的市值,我认为还是偏高了些,等90亿以下,再看利润收缩的情况决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