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摩尔线程,还是先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摩尔线程就是一家做国产 GPU 芯片的公司,主要靠卖 AI 智算芯片和相关产品赚钱。
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 AI 智算产品,包括智算卡、超节点服务器和大型智算集群,单个集群售价可达上亿元。
产业链上说,GPU芯片其实并不是终端产品,也主要是给下游B端产业,产业链并不算强势。
产品上看,无论是英伟达,还是寒武纪,粘上GPU芯片,估值都起飞了,毕竟下一个赛道是AI,而硬件就是GPU,现在市场都在拼算力,拼装卡的数量,产品需求缺口太大,产品是强势的。
股东上看,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14.55%,股权较为分散。
公司最终控制人张建中,董事长也是张建中,股东是强势的。
董事长简介:
张建中,1992年至2006年历任中国惠普产品总经理、戴尔(中国)全球客户部总经理。
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推动GPU技术生态建设。
2020年6月创立摩尔线程。
2022年主导发布首款国产全功能GPU芯片,2023年推出MTT S4000智算加速卡及夸娥智算集群。
2025年9月带领公司完成科创板IPO过会。
董事长简介看,董事长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强势的。
总结一下:产业链是弱势,产品是强势的,股东是强势的,董事长是强势,公司处在强势环境之内。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22年0.46亿,2024年4.38亿,增长852.17%。
扣非净利润上看,2022年-14.67亿,2024年-16.33亿,利润是负值。
看看营收是如何分配的?
用2025年三季报和2024年三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7.85亿,增长181.99%,营业成本2.99亿,占收入的38%,增长216.05%。
营业总成本15.78亿,占收入的201%,增长30.6%。
毛利润4.86亿,营业利润-7.93亿。
收入增长181.99%,营业成本增长216.05%,营业总成本增长30.6%。
销售费用1.36亿,占利润的27.98%,增长56.32%。管理费用2.25亿,占利润的46.3%,增长26.72%。研发费用8.61亿,占利润的177%,增长4.66%。
最后,净利润-7.24亿,增长18.71%;扣非净利润-7.86亿,增长12.72%。
从利润分配看,成本占收入较低。不过毛利较低,费用也就相对较高,费用最高的是研发费,是研发推动营收增长的企业。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26.19亿,应收1.99亿,存货9.38亿,其他应收款0.09亿,其他流动资产14.91亿,总计52.56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0.8亿,厂房1.68亿,在建0.01亿,其他非流0.8亿,总计3.29亿。
在建项目较多,2028年或有产能释放。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14.08亿,应付0.76亿,合同0.03亿,工资和税1.73亿,一年内到期非流负债0.64亿,其他流动负债3.46亿,总计20.7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5.95亿。
资产合计55.85亿,负债合计26.65亿,净资产29.2亿。现金26.19亿,长期投资0.8亿,短期借款14.08亿,长期借款5.95亿,现金流一般。
算个估值:
2022年净利润是-18.94亿,2024年净利润是-16.18亿,从利润上很难估值。
营收增长速度非常快,研发费占比也在逐步减少,按利润率70%计算,企业盈利至少有5亿以上,100倍估值可以看到500亿左右。
摩尔线程的股价是114.28元,市值是457亿,虽然不低了,但以目前市场需求和未来AI主线来看,摩尔线程估值还是较低的,毕竟GPU的赛道是万亿级别的。
产品上看,摩尔线程的GPU产品和英伟达差距并不大了,寒武纪5000多亿 的市值,因此未来摩尔的10倍增长是可能的。
就说这些吧,今天申购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