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大抄底!A股放量全线反攻,三大利好齐发!

2022年5月11日20:31:37555

一、万亿资金抄底

5月11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成交金额再度回到万亿以上水平,最终成交约1.07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多出了2300余亿元。这意味着,今天有万亿资金卖出,亦有万亿资金在这个相对的底部抄底。

唯一不太好的现象是,午后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地跳水,显示在这个位置资金的态度仍然比较谨慎。不过,整体来看,市场的情绪相对于前期已经是全面转好。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呢?

首先,据央视新闻消息,上海市已有8个区和浦东部分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而这一波A股大调整,除了俄乌局势之外,就是受到了上海疫情的冲击。若上海疫情全面转好,A股应该会恢复到上海疫情之前的水平。

其次,美国总统拜登于当地时间5月10日表示,他可能会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以帮助控制美国不断上涨的消费者价格。

第三,今天市场上亦有关于特别国债的相关传闻。这可能激发了市场对于疫后经济快速复苏的预期。

二、券商左侧交易的黄金时间已出现

5月11日,券商板块异动拉升,国盛金控涨停,哈投股份、湘财股份、华鑫股份、国联证券等纷纷跟涨。

催化上,国盛金控隔夜公告转让股权。近日,越秀金控增持了275.5万股的中信证券H股,平均买入价格16.8港元。这已经是今年以来,越秀系第5次增持中信证券H股。

据wind数据统计,2022第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994.64亿元,同比下滑29.05%,归母净利润为250.92亿元,同比下滑43.43%,业绩下滑主因自营业务受市场影响转为亏损。

同时,叠加市场低迷、成交量疲软等原因,年初以来券商板块整体持续承压股价大跌27.04%。

山西证券指出,目前证券板块估值已经到了历史绝对低位,整体市净率估值仅为1.20倍。

1)41家证券公司有13家证券公司破净,上一次证券公司破净还是2018年10月,且这次破净的家数和幅度更大。

2)6家证券公司的股价比2018年10月低。

3)15家证券公司的PB估值小于2018年10月。

山西证券认为,证券板块估值到了历史绝对低位,板块左侧交易的黄金时间已出现。

湘财证券也指出,目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退市制度及全面注册制不断完善和推进,短期市场波动不改行业长期向好趋势,目前板块安全边际较高,静待估值修复。

天风证券表示,注册制改革和机构化重塑券商行业生态,有望倒逼券商提升专业水平和风控能力。

财信证券也表示,以一季度业绩情况来看,头部券商凭借转型走在前列的优势,业绩抗压能力也要好于中大型和中小型券商,预计部分头部券商凭借资本实力、更强的业务能力及合规风控水平,在行业转型变革中更具优势,未来行业马太效应可能更加凸显。

投行业务居前的券商三条主线。

投资主线一:经营稳健、资本实力强以及FICC及衍生品交易业务领先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投资主线二:顺应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的券商,东方财富、华泰证券、东方证券。

投资主线三:投行业务领先、新三板业务量居行业前列的中信建投等。

三、重大新闻解读

1、据央视新闻,5月10日在新一轮的采访中,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目前,市场杠杆资金规模有限、风险可控,市场短期波动不会改变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大趋势。资本市场投资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要风物长宜放眼量。

点评:展望后市,当下积极因素正不断累积,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格局不变:1)疫情降温:上市公司复工复产进度加快;2)估值优势:沪深300的股息率达2.8%,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3)中长期资金入市: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相关制度有望落地;4)改革提速:全面注册制、科创板做市商和REITS试点范围拓宽等。

2、据工信部消息,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其中提出,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等措施。

点评:展望后市,随着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但政策落地见效尚需时日,且后续还需要持续关注海内外疫情对国内生产活动的扰动。

四、市场热点

据央行网站消息,5月9日,央行发布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大力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严格管控高耗能公共建筑建设,推动零碳建筑建设试点。

作为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建筑光伏由于可以提供清洁的建筑运行能源,成为当下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发力点。此次央行大力支持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筑光伏迎来发展新机遇。

目前,国家和地方均显示出对建筑光伏的重视。国家层面:《“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积极推动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方层面:近两年已有接近20 市/区陆续出台了建筑光伏补贴政策。

落脚于A股市场,国家政策与成本下行的双重驱动下,建筑光伏市场前景可期。可关注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和建筑工程企业。落脚到A股市场,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当前警示新冠防疫工作任重道远,预计新冠加强针接种继续推进,以及口服药研发持续提速,相关概念或再度站上风口。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包括:隆基股份、福斯特、森特股份、东方雨虹。

据《科创板日报》消息,5月10日(星期二)上午,国家发改委将召开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生物经济是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来生产食品、能源、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涵盖了医药、医学工程、农业、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居民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肉禽蛋奶、粮食、蔬菜等以及用亚麻、蚕丝材料制作的衣服等都属于生物经济的范畴。

从市场空间来看,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数据,“十三五”末期,我国生物及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相关机构指出,生物经济市场规模将是数字经济的10倍以上。

落脚到A股市场,生物经济涉及范围较广,目前前景较好的方向集中在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生物农业和未来食品等领域。政策大力支持下,这些方向中长期前景较好。不过短期而言,由于生物经济这一概念涉及板块太多,市场难以聚焦,后市持续性预计不强。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包括:华东医药、金达威、洁特生物、华恒生物。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