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指标整体稳定,但利润失速
2024年末邮储银行总资产达到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4%;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净利润867.16亿元,同比增长0.34%。
规模类指标中资产增速较快,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大幅放缓。特别是利润指标,虽然净利润仍保持0.34%的增速,但扣除非经常性损失后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0.68%的负增长。仔细分析非经常性损益明细,2024年8.99亿元的案件及诉讼预计损失回转是期当年净利润转正的关键因素。
二、资产质量虽降,但仍是行业最优
资产质量方面,2024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0%,同比上升了7个BP,拨备覆盖率为286.15%,同比大幅下降了61.42个百分点。在“六大行”其他五家不良率下降的背景下,邮储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率上升,以往“六大行”最高的拨备覆盖率也于2024年末被农行超过。看似资产质量与同业“背道而驰”,但实质不必过于担忧。毕竟0.90%的不良贷款率和286.15%拨备覆盖率仍远优于同业。邮储银行资产质量仍属优异。
2023年末和2024年末六大行资产质量对比如下表:
与六大行其他五家公司类不良较高不同,邮储银行个人类不良率远高于公司类不良,2024年末其个人类不良率为1.28%且处于上升通道,而公司类不良率仅为0.54%并处于下降通道。
三、特殊负债结构支撑相对高的净息差
与同业一样,邮储银行净息差也持续下降,2024年净息差为1.87%,近年来首次跌破2%,但与同业相比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在六大行中远高于其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
存款是各类负债中成本最低的负债(如2024年邮储银行负债平均付息率为1.44%,远低于同业拆入和应付债券等其他负债)。邮储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极高是其保持较高净利差的重要基础。
2024年末,邮储银行负债中存款占比高达95.23%,且持续多年维持在90%以上的占比,远高于其他五家大行的存款占比。且邮储银行的存款中常年有近90%是非常分散而稳定的个人存款(2024年末个人存款占邮储全部存款的89.15%)。
四、贷款占比低,对公贷款需发力
邮储银行不仅拥有存款占比极高的特殊负债结构,也存在资产端贷款占比较低的特别之处。
2024年末邮储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仅为52.17%,虽然近年来占比在上升,与其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60%左右的占比相比仍属偏低。存贷比方面也同样较低,2024年末邮储银行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仅为58.30%,而其他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基本占比在80%以上,交通银行甚至达到了99.10%。
此外,邮储银行贷款以个人贷款为主,公司贷款占比虽有提升相对较低。2024年末个人贷款占比为53.53%,公司贷款占比仅为40.94%。在当前零售业务风险加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对公发力不足。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和网点中不能从事贷款业务的代理网点偏多是邮储银行贷款占比不高的制约因此。
2024年末邮储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9.56%,在六大行中最低。贷款业务特别是对公贷款业务是资本消耗型业务,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制约邮储银行只能在资产中选择资本耗用相对较低的同业投资和个人贷款业务。但近期1300亿元的定增注资将极大缓解邮储银行资本压力,为后续贷款业务特别是对公类贷款业务的增长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而营业网点方面,虽然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像毛细血管一下深入全国各地,也为吸收存款特别是分散而稳定的个人存款立下汗马功劳,但这些网点中3万多个是基本不能从事贷款业务的代理网点。因此邮储银行网点虽多,远超各国有大行,但能从事贷款业务的网点又远低于工农中建四大行。存款业务触角相对较少也制约其贷款业务规模的扩大。只能在同业市场中从事人力资源耗用少大宗拆借和同业投资,成为同业市场中的“邮叔”。
作为17万亿资产规模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经营情况整体稳健,资产质量依然优异,同时也存在净利差缩小,零售风险加大等行业共性问题。而自身方面,邮储银行也面临利润增速放缓,特别是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负增长,资产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风险相对较低规模效应更大的对比公贷款发展仍需发力等优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