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数据不佳,房贷利率下调,稳增长预期

2022年5月15日21:00:22477

1、4月社融数据

5月13日,央妈公布4月金融数据和社融数据,结果不太理想。应该有不少朋友当天就注意到了这个消息,但还是来简单说下。

和预期变差最大的是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最终结果只有6454亿元。光看这个数据可能没什么感觉,对比2021年4月,当时新增人民币贷款是1.47万亿,有没有发现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如果对比今年3月的3.13万亿,那结果就更加明显,只有差不多20%。而且社会融资规模也明显减少,只有9102亿元,比去年4月少了9468亿元。

信贷数据如此之差,原因无非就是疫情以及乌克兰争端。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在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几个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和苏州等,影响就非常直接。光上海在4月封城,就要影响多少消费,多少贷款?

但笔者也要和大家说,不要因为这个数据而担心明天的A股,因为已经反映在周五的盘面上了。场内的股价永远都会先于消息的发布,你看周五涨得最好的板块,分别是汽车、家电和房地产,不就是预期后面会用“汽车下乡”和“家电下乡”这样的促消费模式以及用夜壶吗。

2、房贷利率

上面说到要用夜壶,这不在周末,央妈就火急火燎地开始调整房贷利率了。

社融数据不佳,房贷利率下调,稳增长预期

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近期办过房贷的朋友应该知道,之前大部分城市都是在市场报价利率的基础上加几十个基点不等,这次直接变成了减20个基点,是不是在促进房地产的销售呢?再加上全国不少城市近期放宽限售限购政策,已经是实际上的用夜壶了。

至于房价接下来会不会再来一波“涨价”,真的挺难判断。三年疫情下来,还有多少居民有足够的存款在呢?近期和银行部门的朋友们聊天,得到的反馈都是居民提前还贷的人数在增加。但与此同时,银行存款的金额却并没有增加。个人觉得,可能一线城市的豪宅还能继续涨,因为置换改善的需求一直存在,别的真不好说。而且哪怕后面房价大涨,就问问自己,还愿意接盘吗?

接下来的关注点,其实在于5月20日还要不要下调LPR利率。当下市场的预期是要下调,特别是3年期以上。

3、软妹币汇率

最近软妹币的汇率贬得有点猛,6.7和6.8这样的重要关口接连被突破。接下来更重要的7.0关口,笔者感觉想要守住也挺难的。

不过软妹币贬值倒是利好中概互联,因为里边的互联网大厂几乎都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由于是用港币或美元结算,所以软妹币贬值也变相让中概互联升值了。所以近期中概互联涨得都不错,特别是周五的时候。

今年魔都的疫情来的其实非常不是时候,对软妹币国际化也产生了副作用。不少外资不仅没有进来,甚至还有撤出去的意向。前段时间就有传某些外企想要把总部搬到坡县,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当然,软妹币国际化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就在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SDR篮子货币中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正式生效时间是今年8月1日。

4、未来计划

下周开始,上海也要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这算是个好消息。上海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值很大,特别是在工业与消费上都占了很大比重。

工业就拿汽车制造来说吧,近期不少车企都停产,就因为零部件没了,而这些零部件大多来自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所以周五的时候,汽车零部件涨幅不错。

消费就更不用说了,近期上海零售商超概念股涨得很好,家门口的徐家汇动不动就涨停。但笔者个人觉得炒上海本地商超应该快结束了,后面可能去做符合稳增长的消费更好。至于哪些是稳增长消费,笔者认为会是各种耐用商品,既包括家用,也包括工业用和政府部门用。

至于有些人预期魔都放开后的报复性消费,笔者觉得吃吃喝喝哪怕要炒也不会太持久。主要是这个题材有点老,总不能一边猛灌茅台就桃李面包,另一边吃克明面业配涪陵榨菜吧。普通人出去报复性吃喝,反倒更有可能吃海底捞或者太二酸菜鱼(这里不是让大家去买海底捞和九毛九的意思)。

总体来看,后面应该还会炒一段时间稳增长,房地产(包括建筑材料等房地产后周期)和大基建的板块容量比较大,适合大资金参与。同时,汽车、家电等耐用商品也是稳增长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交通运输的恢复也是有预期的,疫情控制住了,总归要让人出去走动。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