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护城河》读书笔记第二篇
(一)
虚假护城河:
(1)管理团队
在投资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共识:“赌马赌的是骑师,而不是马。”换句话说,管理团队的质量要比业务质量本身更重要。我觉得这对赛马来说是贴切的。
但对于投资却并不是这样。作为投资者,我们的工作应该关注马匹,而不是骑师。
巴菲特曾这样讲述:你应该找到一家傻瓜都能管理的公司,因为你不知道那天会不会真有傻瓜来管理!
经济护城河是企业能常年保持竞争优势的结构性特征,是其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品质。与管理上的出类拔萃(比如企业如何巧妙地出牌)相比,护城河更依赖于手里抓到的牌到底是什么。
现实告诉我们,有些业务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它们生来就领先一步。即使是管理再糟糕的制药公司和银行,在长期资本回报率方面也会让极其优秀的化工或汽车配件公司自
叹弗如。
(2)优质产品或服务
优质产品和服务很少会形成护城河,尽管它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可喜的短期业绩。
这是因为任何一种优质的产品,总是会成为市场上被模仿的对象,如果企业没有能够抵御竞争对手的护城河,那么就会陷入市场争夺战中!
比如,前些年互联网创业浪潮中诞生的:滴滴打车,团购市场中的百团大战,以及后来的共享单车!
虽然这些企业都提供了非常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我们会发现就是因为消费者喜欢这些产品,就会导致不断有企业进入这个市场。
比如打车市场,从最初的滴滴和快滴、优步大战,最后虽然都被滴滴并购,可现在又出现了新的竞争对手:曹操出行,甚至高德也在进入!
不得不说:如果企业没有可以保护自己业余的经济护城河,竞争对手迟早回撞开它的大门,抢走其利润。
(3)高市场份额
对于市场份额,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到底是什么赢得了市场份额?
比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很多投资者在评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总是会用市场份额对对公司的未来进行估值。
似乎只要这些公司占有了市场,未来就能够持续成长!
可很多人可能忘记了,在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任何领先的优势都可能会转瞬即逝!
想一想新能源汽车之前的传统汽车行业通用,想想当年的手机行业诺基亚,想一想当年的电脑行业的IBM。
它们无不痛苦地体会过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由于没有在自己周围建立或加固护城河,这些曾经在业内一呼百应的企业,最后只能拱手把自己的市场份额送给挑战者。
拥有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就一定拥有经济护城河吗?遗憾的是,在给你的城堡挖掘护城河时,高市场份额未必是好事。
所以说,我们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企业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而是它如何赢得市场,这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否坚不可摧。
(4)有效执行
对于企业来说,有效执行很多时候代表着能够实现公司定下的目标。这能够让投资者对管理层很有信心,并且能够带来未来的确定性!
一个公司强大的执行能力,强大的完成目标的能力,能不能形成优势?
有些公司以擅长调度和解决疑难杂症著称,经验表明,某些企业的确能比竞争对手更轻松更稳定地实现经营目标。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有效的执行可以带来竞争优势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在缺少某些结构性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足以认为它们一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实际上,如果企业的成功仅仅依赖于比对手更灵活、更精明,那么,这些企业就更有可能在效率主导型的高度竞争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
在执行效率上超越对手当然是个好办法,但如果没有难以复制的专有流程为基础,这个策略就不足以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
真正的护城河
作者在排除了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有效执行和卓越管理,这些我们传统观念中认为是护城河的虚假标志,作者又给出了真正护城河所具有的特征:
①无形资产
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或法定许可,能让该企业出售竞争对手无法效仿的产品或服务。
②客户转换成本
企业出售的产品或服务让客户难以割舍,这就形成一种让企业拥有定价权的客户转换成本。
③网络经济
有些幸运的公司还可以受益于网络经济,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经济护城河,它可以把竞争对手长期拒之门外。
④成本优势
有些企业通过流程、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或特有资产形成成本优势,这就让它们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售产品或服务。
选股箴言(摘记):
1、护城河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结构性特征,而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某些企业天生就比其他企业优越。
2、优质产品、高市场份额、有效执行和完美管理,并不会自发创造出长期竞争优势。拥有它们固然不错,但这还不够。
3、结构性竞争优势的4个来源是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如果你眼中的一个企业拥有出色的资本回报率以及其中的某一个特征,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找到了拥有护城河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