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股票为什么跌?太极集团是做什么的

2025年9月9日14:16:4110

这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太极集团,本来想自己分析一下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导出财报之后,发现这个公司过往业绩实在一般,归母扣非净利润常年为负,股东回报也很低,但很多股民朋友又很关注这家公司,于是我就有了这篇文章,各位朋友权且看看,当个参考。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通天口服液、小金片、五子衍宗丸等产品。

据米内网统计,2024年太极集团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不含县乡村药店)有21个销售过亿的产品,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21亿+、急支糖浆19亿+、通天口服液5亿+、小金片3亿+、注射用头孢唑肟钠14亿+(注:此为零售端数据,非太极集团出厂数据)。

太极集团股票为什么跌?太极集团是做什么的

以下就按照“市场规模→竞争状况→绩效表现”的提问逻辑对太极集团每个产品进行分析。

二、藿香正气口服液

1、市场规模

根据国内最权威的医药市场调研机构米内网(MENET) 的数据,整个“藿香正气”大类(包括口服液、水、滴丸、胶囊、丸剂等所有剂型)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农村药店和医院)的终端销售额规模,近年来持续保持在人民币35-40亿元的水平。

2、主要参与者

(1)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

市场地位:绝对龙头,市场份额预估超过50%。

销售额:根据太极集团年报和公开报道,其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销售额早在2018年就已突破10亿元,并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近年来,其年销售额预计在 15-20亿元 区间,是其他竞争对手的数倍甚至十倍。

(2)天士力-藿香正气滴丸

市场地位:剂型创新领导者,在滴丸细分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市场份额稳居前列(预计整体市场排名第二或第三)。

销售额:天士力在其年报中从未单独披露过该产品的收入,而是将其归入“抗感冒与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大类。根据行业推测,凭借其专利剂型和较高的定价,藿香正气滴丸的年销售额预计在5-8亿元左右。

(3)北京同仁堂-藿香正气系列(水、口服液、胶囊等)

市场地位:老字号品牌代表,凭借强大的品牌信誉和渠道,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其产品线齐全,覆盖多种剂型。

销售额:同仁堂的产品线非常庞大,旗下有数百种药品,从未也无需单独披露某一产品的销售额。其藿香正气系列(所有剂型加起来)的总体销售额基于其品牌力和渠道广度进行估算,预计与天士力滴丸处于同一量级或略低,大约在4-7亿元之间。

(4)云南白药-藿香正气系列(水、胶囊等)

市场地位:凭借云南白药的超级品牌效应进入市场,份额不容小觑,但并非其核心业务。

销售额:云南白药的核心是牙膏、白药系列等大健康产品,药品并非其披露重点。其藿香正气产品的销售额预计小于同仁堂和天士力,年销售额可能在2-4亿元级别。

(5)其他众多品牌(九芝堂、佛慈、等地方性药企)

市场地位:区域性或低线市场的重要补充,主打性价比。

销售额:这些品牌数量众多,但每家企业的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小,年销售额大多在1亿元以下,它们共同瓜分了剩余的市场份额。

太极集团股票为什么跌?太极集团是做什么的

3、结论

藿香正气类产品总体市场规模不大,太极集团在藿香正气细分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增长点可能包括:1)剂型升级,从“含酒精剂型(水剂) → 不含酒精剂型(口服液、滴丸、软胶囊)”;2)行业头部集中;3)适应症拓展;4)渠道下沉和线上增长。

按照相同逻辑,我让元宝帮我分析了太极集团的其他主力产品,结论如下:

三、急支糖浆(止咳化痰平喘剂)

太极集团销售额(估算):~8亿元(零售药店终端)。

细分赛道总规模(零售药店):~12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品类,包含各种止咳糖浆、露、膏、片等)。

主要竞品销售额(零售药店估算):

  • 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20亿元。该领域的绝对王者,定位偏于润肺和养护,口感优势巨大。
  • 潘高寿系列: ~10-12亿元。老字号,产品线广(如治咳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
  • 999强力枇杷露: ~6-8亿元。华润三九旗下重磅产品。
  • 其他竞品: 如咳速停糖浆、金振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各有数亿份额。

结论: 急支糖浆是止咳市场的重要玩家,但身处一个竞争极度分散的“红海”,头部品牌众多。太极份额约6-7%,与念慈菴的差距明显。

四、通天口服液(头痛失眠剂 - 偏头痛细分)

太极集团销售额(估算):~4-5亿元(零售药店终端)。

细分赛道总规模(零售药店): 偏头痛中成药子赛道规模较小,整体约10-15亿元。

竞争格局:

  • 通天口服液是该细分领域的绝对冠军,市场份额预估超过50%。
  • 其他竞品包括养血清脑颗粒(天士力)、都梁软胶囊等,但销售额均与通天口服液有较大差距(预计均在1-2亿级别)。

结论: 通天口服液是典型的“利基市场之王”,市场规模不大,但太极拥有统治级地位和定价权。

五、鼻窦炎口服液(鼻科用药)

太极集团销售额(估算):~3-4亿元(零售药店终端)。

细分赛道总规模(零售药店): 鼻炎中成药市场约25-30亿元。

主要竞品销售额(零售药店估算):

  • 鼻炎康片: ~6-7亿元。该品类销售额第一的品牌,但因其含有西药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定位与纯中药的鼻窦炎口服液有所不同。
  • 千柏鼻炎片: ~3-4亿元。重要竞品。
  • 辛芩颗粒: ~2-3亿元。
  • 此外,市场还包括大量西药喷雾剂(如诺通、辅舒良、内舒拿等),其市场规模远大于中成药。

结论: 鼻窦炎口服液是纯中药鼻炎治疗领域的领导品牌之一,与鼻炎康片共同占据第一梯队。

六、小金片(妇科用药 - 乳腺增生细分)

太极集团销售额(估算):~2-3亿元(零售药店终端,且增长迅速)。

细分赛道总规模(零售药店):乳腺增生类中成药市场约20-25亿元。

主要竞品销售额(零售药店估算):

  • 红金消结系列(云南白药): ~5-6亿元。该领域的头部品牌。
  • 乳癖消片: ~4-5亿元。经典老药,多家企业生产,市场分散。
  • 桂枝茯苓胶囊: ~3-4亿元。也用于妇科瘀血证。

结论: 小金片是该赛道的重要参与者,但面临云南白药等强大对手的竞争。其增长潜力来自于整个“结节”、“增生”健康市场的快速扩容。

七、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市场规模:头孢唑肟钠属于全身用抗细菌药大类中的头孢菌素亚类。该亚类整体市场规模庞大,达数百亿元。头孢唑肟钠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品种,其全国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亿元人民币左右。

竞争态势(“红海”中的竞争):头孢唑肟钠原研专利早已过期,国内市场是超过50家企业生产的仿制药之间的激烈竞争。

原研企业:富士胶片(原研厂商,但市场份额已被大幅挤压)。

国内巨头: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等传统抗生素巨头。这些企业凭借巨大的产能、成本控制能力和强大的销售网络,是集采中的主要玩家和中标常客。

其他仿制药企业:包括西南药业(太极)在内的众多厂家,需在巨头的夹缝中争夺剩余份额。

结论:西南药业是该品种的重要生产商之一,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但其面临的竞争压力巨大,需要与上述巨头直接竞争。其市场地位高度依赖于其在各省份集采中的中标情况,波动性较大。

太极集团股票为什么跌?太极集团是做什么的

综上所述:太极集团主力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确实具备竞争优势,但成长有限;急支糖浆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处于红海竞争,销售费用高企;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虽然是利基市场隐性冠军,但市场规模太小,想象空间不大,无法承担驱动集团未来增长重任。

附数据测算逻辑:

太极集团股票为什么跌?太极集团是做什么的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