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圈子出了个大新闻:平时打得你死我活的英伟达和英特尔,居然握手言和了,英伟达很大方的掏出了50亿美元买了英特尔4%的股份,成为了重要的股东。
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就像梅西突然转会皇马一样的不可思议。生意人可是从来不会讲什么情怀,只计算利益的账,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其实特别的实在。
不是什么活雷锋,是各取所需的技术联姻
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合作,核心是要解决一个行业的大难题:现在AI计算是越来越猛了,但是负责指挥的CPU和负责干活的GPU老是沟通不顺畅。就像一个团队里面的指挥官和特种兵都是各干各的,效率低得是要命。
英伟达有个叫NVLink的超级数据线的技术,可以让CPU和G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比传统的线路快7倍,功耗还低得很 。
打个比方,以前数据传输是走的乡间小路,现在直接升级成了高铁专线。英特尔呢,手里握着x86架构这个全球通用插座,全世界90%的电脑和服务器都用这套体系的,就像大家都在用安卓的系统,软件的兼容性超级强大。
这次合作就是要把这两样东西都给结合起来:英特尔给英伟达定制专用的CPU,再用NVLink的技术焊在一起。这样一来,AI服务器的运算效率可以直接提升25%,大型语言模型训练速度肉眼可见地变快了。
对英伟达来说,终于可以借助英特尔的能力,把自家的GPU给塞进最主流的x86生态;英特尔则是拿到了最先进的AI加速的技术,不用再担心会被时代给抛弃了。
抢市场的两把尖刀:AI电脑和超级服务器
这俩个巨头的联手,主要是瞄准了两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第一个是马上要爆发的AI PC,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本地跑AI的笔记本电脑。
以前我们用电脑修图、翻译,复杂一点的都要联网靠云端的AI。未来的AI PC自带智能的大脑,离线时也可以实时生成图片、做语音的翻译,帮你写一个报告。
英特尔和英伟达计划把GPU直接给集成到CPU里面,这样轻薄的版本也可以流畅的运行AI的程序,续航还不会受到影响。
市场预测到2027年,这种AI的电脑可以卖出去9000万台,差不多占到笔记本市场的三分之一 。这个时候谁先拿出了成熟的产品,谁就可以赚到大钱。
第二个战场是数据中心。现在训练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要用成百上千块的GPU,但它们之间的协调全都要靠CPU。英伟达之前自己搞出来的CPU性能不错,但是也架不住大家都习惯了英特尔的x86体系。
这次合作以后,客户可以直接买到英特尔CPU+英伟达GPU的现成方案,不用再费劲的去搞兼容了,这对那些着急需要AI算力的银行、医院来说实在是太香了 。
这一手直接打在了竞争对手AMD的痛处上,原本AMD靠着CPU+GPU打包卖可以抢占不少的市场,现在英伟达和英特尔强强联手,等于是在前后夹击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AMD的股价立马下跌了4%,英特尔的股价直接暴涨了30%,市场的用脚投票已经说明了一切。
供应链的备胎计划和反垄断的护身符
做生意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面,这点英伟达很清楚。这些年它的高端芯片几乎是全都靠台积电的代工,就像一家餐厅只从一个菜市场去进货,万一遇到了台风天气就麻烦大了。
英特尔正在搞的14A制程的工艺,用了最先进的High-NA EUV光刻机,晶体管密度比现在提升了20%,计划在2027年量产。
通过这次的投资,英伟达拿到了优先的使用权,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靠谱的备胎工厂。以后就算台积电那边的产能紧张了,或者遇到地缘政治风险,也不会断货了。
更加关键的是,英伟达最近正被反垄断调查搞得很头疼。它在AI芯片的市场上占了90%的份额,各国的监管机构都盯着它。
这个时候拉上了英特尔来搞合作,摆出了开放共享的姿态,可以大大的减少监管的压力。就像学霸主动帮助同学讲解题目,老师自然不会再说他搞垄断了。
花小钱办大事的资本游戏
千万别小看了50亿美元不少,对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的英伟达来说,只是相当于零花钱。
但这笔钱可以买到的好处可太多了:除了前面说的技术的优先使用权,作为股东,英伟达还可以影响英特尔的战略决策,比如推动英特尔的代工厂更加开放地去接外部的订单 。
更加奇妙的是这件事情还是政治正确。美国政府正在砸钱扶持本土的芯片制造,英特尔拿到了政府89亿美元的补贴 。
英伟达这个时候的上门合作,等于是跟政府站在了同一的战线,以后申请的项目、拿到资源都会更加顺畅了。
芯片圈里没有永远的敌人
这次合作最根本的逻辑,是AI时代的算力竞争已经从单一芯片的比拼,变成了CPU+GPU+软件生态的系统战争。英伟达有最强的AI芯片和软件生态,英特尔有最广的用户基础和制造能力,两者结合就像给猛虎装上了翅膀一样。
就像当年的微软和英特尔联手统治了PC的时代,现在英伟达和英特尔想要在AI时代重新复制这个神话。
对消费者来说,未来的电脑会更加智能,AI服务会更加普及;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这恐怕不是一个好的消息。毕竟,当两个最强者决定不再互相争斗,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都可能要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