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的世界才是世界
一个朋友说我在2016年做芯片的时候就错过半导体设备的龙头,涨了10倍。后来半导体设备股都大涨过,不光一个龙头,是成片的开花。
我对高科技一直比较反感,因为真的很难吃透。吃不透的交易是无法落袋的,交易不是赌,而是信手拈来。毕竟不是行业内人士,认知很容易出错,很容易失手。
交易失手是要命的,我的原则一直是宁可错过不可做过。
但是朋友批评的很对,未来的世界才是世界,未来的需求才是需求,不研究高科技就一定会被淘汰。
二、花几年时间去打造自身认知
想当年新能源产业链也摸到两个,一个3060的吸收合并、一个电池细分领域。虽然落伍,也摸到行业的尾巴。
现在高科技这么热,不追高、不信右侧交易,始终认为所谓右侧就是赌大小博行情的赌徒,运气决定命运。凡是赌徒一定是赌徒的结局!
一直在复制历史,去年做国债期货、今年做反内卷高估等等,都是在做中国经济的周期,从未离开能力圈。四季度或明年大局进攻重组,一直在历史中重复,从未冒进。
但是这几年一定会认真学习高科技产业链,慢慢摸索提升认知,等到自己确实能落实公司未来结果的时候才会重拳出击。吃不透看不准就宁可憋死自己,这就是我的交易逻辑。
三、产业链——赛道
十年前就知道未来一定是做高科技,但是鉴于不熟不做不碰不赌生死的原则,没有下重力去学习。确实这几年也不是不顺,所以更加没有动力去学习高科技知识。就像一个老人对新事物不想去理解,能懒一下就懒一下。心在看来,未来的世界不去理解,一定会被淘汰了。
现在的认知是:产业链——赛道可以潜伏,因为那个赛道会爆发是可以提前知道的,就像哪家公司会停牌重组也是可以提前知道的。
提前知道一件事的结果:取决于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熟悉程度。
能提前知道某件事,就可能提前知道类似的,就可能提前知道大量的事,不过是认知能力的拓展。
产业链会不会爆发可以提前几年知道,因为需求会不会爆发也可以提前几年知道。所以未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去研究赛道,分析产业链是不是会爆发。在别人不要的时候潜伏,是未来2年后的工作重心。
一个一个产业链分析,一个一个赛道去定义未来的需求,5年吃到一个就能嗨翻天。今天的思想准备就是为3—5年做准备,然后就是细致的工作,一个一个赛道落实,夯实到产业链上下游爆发的情况。
四、成功就是复制历史
一个能成功的人,就是不停复制历史。从前人的成功中总结,然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