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通胀和未来经济展望

2025年10月20日10:01:189
前文提到了沪深300的市盈率因为中报业绩下滑而出现了上升。最近看到持续低迷的CPI数据,我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相对悲观,即使股票下跌,我也不敢加仓了。

消失的通胀

正是基于这种谨慎的心态,我看了看CPI数据和PPI的历史数据,竟然发现了一个问题:2011年之后,居民端的通胀消失了(下图)。

消失的通胀和未来经济展望

这是1994年至今的CPI和PPI数据叠加图,红色线是CPI数据,灰色线是PPI数据。我仔细观察之后发现,2011年之后居民端物价水平再也没有出现过通胀(大波动)了,到2023年之后,更是出现了持续至今的通货紧缩。

可能会有人说2016年和2021年之间有一次CPI显著上涨,这个时间点是2020年第一季度,是新冠疫情导致消费品稀缺带来的偶然波动,并非正常的物价波动。

2011年到现在为什么通胀消失了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增速逐级回落,从10%的GDP增速持续回落到现在5%附近(潜在的经济增速可能还在降低),居民收入增速回落,未来收入增长预期持续降低。

换句话说,从2011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从黄金时代一口气走到了青铜时代。对普通人而言,赚钱的好日子结束了,未来会如何,是每个中国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大盘指数和PPI的关联性

从上图中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规律:PPI启动一波上涨,必然会带动A股大盘的上涨。

以上证指数为例,2000年有个2245点,2007年有个6124点,2009年有个3478点,2018年1月有个3587点,2021年有个3731点。如果复盘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也有对应的高点。

当然,大盘的上涨并不必然都是PPI上涨带动,比如2015年和2025年这两年的上涨就和PPI数据无关。但,PPI数据的每一轮上涨必然会带动大盘上涨,原因是,CPI和PPI都是GDP的温度计。在CPI失效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PPI的波动周期来判断大盘的涨跌。

未来经济展望

重新回到宏观经济层面。2023年至今,PPI一直处于零轴以下;9月份最新的社融和银行信贷的增量依然在减少;8月出口下滑后9月份有所回升,未来仍取决于中美谈判;当前消费形势比较严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是持续下滑。

整体上看,只有出口还可以,但充满了不确定性。2024年三季度末提到的6万亿资金化解地方债,已经投放4万亿了,现在看来效果似乎并不好,如果2026年最后2万亿投下去依然不见效果的话,就需要新的增量政策出台。所以,经济能否有个小阳春,2026年是个观察点。

如果未来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制造业进入到中高产业链环节,传统行业进入到高质量增长阶段;如果半导体芯片创新突破美国制裁,带动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那么,中国经济就会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有一段美好时光。否则,我们就要继续在这漫漫长夜中努力前行。

对个人而言,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存技能,如何更好的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健康快乐的度过这段经济低潮期,并为未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做好知识储备和心理储备都是非常重要的。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