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牛市,理性面对投资

2025年9月1日10:20:5727

一、冷静看待牛市

短期。短期阶段目前A股处在第一轮上涨的中后期。本轮第一阶段不同于以往,是居民借道机构入市。故大多数股民8月中旬之前的获得感都不算强,跑赢指数相当困难。但随着阅兵、自主可控等事件强化信心和赚钱效应的扩散,自8月中旬各大网络平台的讨论热度开始起来,至93阅兵结束前应是散户跑步入场的阶段,此时也是机构试探性锁定利润的阶段,随后至十一或迎来阶段性盘整。

中期。中期阶段目前处在本轮牛市的中前期。我们从国际资金流向、国内居民存款搬家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国际资金流向:本轮美联储宽松周期已到半程,但尚未有任何紧缩信号出现;从鲍威尔几次表态看出美联储政策重心明显转向就业而非通胀。这意味着接下来三个季度有可能连续降息三次,这会进一步强化弱美元趋势,倒逼全球资金从美股抽离进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事实上,上半年美股的资金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流出资金主要来到了香港。

国内居民存款搬家:上半年保险机构受困于国债收益率过低,转而配置高分红权益资产来平衡收益,上半年A股增量资金有约一半来自于保险机构,事实上实现了险资在权益市场的搬家。再来看居民存款,以沪深市值/储蓄存款余额这一指标衡量居民存款入市进度,当前仅0.57。08年以来该指标中位数是0.7,其中21年、18年、09年高点都达到过0.9,15年甚至一度高达1.3。结论:有炒股冲动但被迫沉淀在银行的这部分居民存款还未真正入市。

长期。金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盘棋的棋眼,牛市是棋眼里的重要一环。

资本市场重要性被国家提升到空前战略高度,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开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新高度。

无论中美是否达成协议,产业脱钩与卡脖子技术自主可控是自上而下的共识。随着各种关键技术领域被接连突破,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皇冠和以六代机/航母为代表的军事权杖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大国自信。正如某位前国家领导人所言,“信心比黄金重要”。
3.疫情、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后,中国经济和发展模式扛过了压力测试,对美由守转攻,在金融领域中国需要有自己叙事。

结论。本轮A股很可能是一个跨年牛市,年底前应以“牛市思维”对权益资产进行布局。至于A股能否形成一个像美股那样的慢牛长牛,仍需边走边看。就第一阶段来说,支撑本轮牛市启动的导火索是政策精心规划和耐心资本的提前入市布局,而非简单的周期性反弹或游资炒作。其价值支撑来自于棋局和棋眼的需要(上文“长期”内容里的观点);其风险点则是经济基本面仅仅是抗过极端压力,但宏观指标上还没有质的改善。换言之这轮牛市是政策护航下的强预期弱现实行情。

二、理性面对股市投资

对于散户来说,熊市往往不易亏大钱,牛市反而会暴亏。散户在牛市里亏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散户对于股市和股票冷暖往往后知后觉,头脑发热最易成为接棒对象;2、散户缺乏全面及时的信息获取能力、完善多样的对冲工具、专业的投研能力、冷静的止损止盈心态;3、散户资金体量相对较小,往往不具备分散和组合投资的条件;4、散户有一种迷幻误区,即牛市时市场必然是一路长红,事实上即使在牛市里股票、板块、题材、大盘也存在回调、震荡、轮动,追涨杀跌或按兵不动都有可能被割韭菜和套牢。此外,牛市里永远不要忘记有一个最大尾部风险,即牛市总有结束的一天,由牛转熊的拐点时刻是最大的风险事件,这个时刻往往具备突然性和迷惑性,且发生速度之快、下跌力道之猛往往会快速磨平之前的所有浮盈甚至出现亏本被套。历史经验表明,无论股市是牛是熊,跟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

牛市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FOMO困境。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译为“因怕错过赚钱而冲动买入”。对于散户来说,这种现象常见于牛市或某只股票快速上涨时,投资者看到他人获利而产生焦虑,进而忽视基本面、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羊群效应、鸵鸟心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FOMO困境也存在。它表现为一种牛市下的集体行为模式,即大量机构资金锚定一个或一类TINA资产(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别无选择的资产)亦或锚定某个政策预期,以一种“不买就亏”的心态,不顾基本逻辑的报团取暖,最终引发资产泡沫和市场剧烈波动。

对于个人投资来说,如何避免上述种种不利局面呢?

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证券基金产品借道入市。集合起来的资金既可以由专业团队进行专业管理,也可以在基金产品内进行组合投资和分散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共担共享。

合理调整收益预期,把控制风险的优先级置于收益之上。正所谓盈亏同源,历史经验表明有太多激进的投资都是昙花一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真正的价值投资应该永远以谨慎敬畏之心站在高胜率的一方。

理性看待股市牛熊,选择一款不必择时且易长期持有的基金产品。前文提到即使是机构投资者也会陷入FOMO困境,更何况是个人。个人想要尽可能避免这个困境,选择全天候策略基金产品显得格外明智:其一该策略本身不严重依赖市场行情,使得投资者不必陷入FOMO困局去纠结何时买何时卖;其二牛市来了可以享受红利,熊市来了不暴露显著风险,穿越牛熊穿越周期;其三策略业绩表现相对可预期,持有体验不会出现坐过山车的情况,有利于投资者坚定信心长期持有,最终实现显著复利效应。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