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巨头的股价走势看得人都很纠结:美团的股价下跌了快一半,大家不少人喊着抄底的机会到了;阿里股价稳些,却总被说是增长没有冲劲了。到底是去捡跌透的美团,还是抱紧阿里这条大船呢?
先看美团:下跌得狠,基本盘没有垮
美团这大半年确实下跌疼得厉害,2025年二季度经调整的净利润直接暴跌了89%,核心的本地商业利润率从25%下跌到只剩下了5.7% 。
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把利润全都砸进去外卖补贴大战了,单单一个季度的营销开支就烧了225亿,也才勉强稳住65%的外卖市场份额。
美团的底气在哪里?
本地生活的护城河足够深:将近800万骑手的配送网络、1000多万活跃的商家资源,都是十几年砸钱慢慢攒下的家底。
就像小区门口的连锁超市,哪怕短期搞促销亏了点钱,街坊邻居的消费习惯早就养成了,阿里想要追上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坏消息可能快到头了:之前三家平台每月烧了250亿元搞了恶性补贴,现在监管已经叫停了,美团不用再硬扛着烧钱的压力了。它的到店酒旅业务一直在赚钱,等外卖的业务不再流血了,利润反弹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技术可以省下真金白银:目前已经开通了64条无人机的配送航线,累计送了60万单,未来大规模的铺开以后,配送成本会降一大块,这都是实打实的利润空间了。
风险也是很扎眼的:
短期没有钱赚是硬伤:不光是二季度利润暴跌了,还有研报预测三季度可能会继续承压,手里的现金储备和阿里相比是差远了,扛风险的底气没有那么足。
新业务没有接上力:之前押注的社区团购亏了上千亿元,现在大规模的收缩,短期指望新业务来救场是不现实的。
再看阿里:家大业大,靠生态赚钱
阿里和美团的路子是完全不同,它不是靠单一的业务撑着,是玩生态协同。二季度净利润也降了18%,架不住盘子大,光是现金及等价物就有5857亿,是美团的好几倍,烧钱打仗根本不会愁没有钱。
阿里的信心来自哪里?
流量的玩法暗藏玄机:阿里搞的外卖补贴根本不是为了要赚外卖的钱,是要靠饿了么给淘宝引流。上线4个月的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都到1.2亿单了,直接把淘宝的用户活跃度给拉了上来,这真是丢芝麻捡西瓜的打法 。
第二增长引擎也很能打:2025财年三季度,阿里云的收入同比上涨了13%,AI相关产品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已经成了除了电商以外的顶梁柱。跨境业务更是猛,速卖通在韩国市占率是85%,一年赚了1300多亿,等于又开了新财源。
基本盘也够稳:淘宝虽然要跟抖音、拼多多去抢生意,88VIP会员也快5000万了,高消费的用户都攥在手里。阿里还帮助商家全网赚钱,就算商家去抖音投放广告,淘宝也给补贴,反而把自己的广告收入带上涨了9% 。
隐忧也有不少:
电商的压力越来越大:抖音电商GMV都到3.5万亿了,相当于淘宝的一半了,阿里要一直花钱守住阵地,想要回到高增长是很难了。
新业务还在烧钱:外卖的业务刚刚有起色了,短期还赚不了什么钱;云计算虽然增长很快,腾讯云、华为云都在抢占市场,价格战一直打个不停。
核心对比:抄底美团是赌反弹,相信阿里是求稳增长
把两家摆在一起,差别就像是守阵地的老兵和玩生态的巨头:
要是你可以接受短期可能继续下跌,熬过去可能赚一波,可以小仓位的试试美团。监管也叫停了恶性补贴,它不用再扛着硬烧钱了,65%的市场份额在那里摆着,等利润回暖了,股价大概率也会跟着上涨。
要是你害怕承担风险,想找个不会大起大落、长期有盼头的标的,阿里会更靠谱。5857亿现金足够它打持久战,就算电商钱赚少了,还有云业务和跨境业务会补上来,相当于鸡蛋装在了多个篮子里面。
说到底,没有绝对的好股,只有适合的股。美团是个高风险高弹性的品种,阿里是个低风险稳增长的标的,想清楚自己可以承受多少的波动,答案自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