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紫金矿业,还是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紫金矿业是一家全球挖矿的公司,主要挖铜、金、锂这些金属。铜用来做电线、电子产品,金是大家熟悉的贵金属,锂则是电动车电池的关键材料。他们在全球 17 个国家都有矿场,像刚果(金)的铜矿、阿根廷的锂矿都是他们的。
行业上看,矿山产的铜、金,是企业主营业务。
产业链上看,矿山产的铜、金,算是材料,受到下游大宗价格影响,产业链算是弱势。
产品上看,矿山产的铜、金,在产品价格上涨的区间,产品是强势的。
股东上看,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59%,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22.89%,股权较为集中。
公司最终控制人,上杭县财政局,股东是弱势的。
董事长简介:
陈景河,1957年出生。
1982年进入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负责紫金山金矿普查项目,提出“上金下铜”成矿预测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辞去公职,加入上杭县矿产公司(紫金矿业前身)任总经理,通过堆浸工艺创新将金矿年产量从5.54吨提升至500吨。
2000年起任紫金矿业董事长,2003年推动公司在香港上市,实施“三步走”战略(国内领先→国际领先),主导多项国际并购。
董事长简介看,董事长没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弱势的。
产业链是弱势,产品是强势,股东是和董事长是弱势的,公司处在弱势环境之内。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18年1059.94亿,2024年3036亿,增长1.86倍。
扣非净利润上看,2018年30.61亿,2024年316.93亿,增长9.35倍。
市值上看,2018年769.24亿,2024年4018亿,增长4.22倍。
营收增长1.86亿,扣非净利润增长9.35倍,市值增长4.22倍,市值增速慢于扣非增速,有机会?
2018年PE是25倍,2024年PE是12倍,PE到不是很高。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18年毛利率12.59%,净利率3.86%;2020年毛利率20.37%,净利率10.55%,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双增的。
看看企业战略分析:
紫金矿业战略是盯着 “十年三步走” 的大计划干,核心方向特别明确:一是把铜和金这两个老本行做到行业领先,二是开始布局新能源需要的金属,三是往全球市场扩。
2020 年,公司先把 “提高矿产品产量” 当成首要目标;后来觉得发展速度比预想快,把原本计划 2030 年实现的 “变成全球一流矿业公司” 的目标,提前到了 2028 年。
2020 年公司营收是 1690.02 亿元,到 2024 年涨到了 2978.21 亿元;净利润更猛,从 84.58 亿元直接冲到 393.93 亿元,俩指标都翻倍。
核心矿产品的产量,铜从 2020 年的大概 45 万吨,涨到 2024 年的 107 万吨,现在能排进全球前四;金从 40.5 吨涨到 73 吨,在全球也能站稳靠前的位置。
新能源现在也起来了 ——2024 年底,锂的资源量达到 1788 万吨,还搞出 “两湖两矿” 的核心储备。
海外的铜、金资源占比都超过 75%。像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从买下这个项目到建成投产,成了行业里 “逆周期投资” 的好例子。
2025 年上半年,单季度净利润就有 286.45 亿元,算下来六年里利润涨了 4.6 倍还多。2025 年公司也有明确目标:铜要卖到 117 万吨,金 85 万吨,锂 10 万吨。
战略执行里核心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 “逆周期买矿” 特别厉害。
2015 年,它趁市场行情不好、矿价低的时候,买下了卡莫阿铜矿,现在这个铜矿每年能产 60 多万吨铜;2020 年买的西藏巨龙铜业,现在成了国内最大的铜矿项目。更关键的是,它买这些项目的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 20%-30%,很会捡 “性价比高的漏”。
第二个是靠技术降成本,它搞了个 “矿石流五环归一” 的模式,所有主力矿山都在用,现在铜矿每吨的成本降到了 1.6 万元,在全球能排进前 3%,成本低就意味着赚的空间更大。
第三个是公司机制活,核心员工的持股比例提到了 20%,员工跟公司绑在一起干;海外项目里,每个人每年创造的产值,五年里平均每年涨超 15%,人效很高。
发展问题:
首先是海外风险多,波格拉金矿停过产,哥伦比亚的金矿被抢过,塞尔维亚的项目还惹上了环保官司,算下来海外没按计划生产、被迫停产的时间,累计超过 50 天,很影响产量。
新能源业务 “技术不自主”,比如锂盐湖里提锂的技术,大多要靠合作方;2024 年锂的产能没按计划释放,正好错过了锂价上涨的好时候,少赚了钱。2025 年原本计划产 12 万吨锂,后来降到了 10 万吨,也是因为部分项目调试慢了,又没赶上好行情。
还有些矿种的产能不稳定,比如 2025 年一季度,锌的产量比去年同期降了 10%,说明技术改造和正常生产的衔接没做好,断了档。
最后是资金压力,之前买矿、建项目花了太多钱,负债一度很高 ——2022 年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 59.33%,虽然 2024 年降到 55.4%,2025 年又降到 54.89%,但钱的压力还是没完全卸下来。
总结:战略目标超额完成,未来要补短板
单看营收和利润这两个核心指标,紫金矿业已经超额完成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五年里营收涨了 76.2%,净利润涨了 365.8%,比最开始 “提高产量” 的预期好太多;现在铜、金产量都进了全球第一梯队,海外资产贡献的利润超过 60%,已经从一家国内矿企,变成了全球级的矿业巨头。
像摩根士丹利这些大机构,都建议 “增持” 它的股票,认可它 “产量涨、价格好、利润高” 的增长逻辑,这也能证明它的战略目标确实实现了。
但接下来要想在 2028 年实现 “全球一流” 的目标,还得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补上新能源技术的短板,二是加强海外风险的管控。
看看营收是如何分配的?
用2025年二季报和2024年二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1677.11亿,增长11.5%,营业成本1278.78亿,占收入的76.24%,增长5.16%。营业总成本1380.82亿,占收入的82.33%,增长6.1%。
毛利润398.33亿,营业利润296.28亿。
收入增长11.5%,营业成本增长5.16%,营业成本增长比收入增长慢,毛利润是变多了,营业总成本增长6.1%。
销售费用3.88亿,占毛利润的0.97%,增长12.7%。
管理费用42.55亿,占毛利润的10.68%,增长24.25%。研发费用7.5亿,占毛利润的1.88%,增长5.87%。
最后,净利润286.45亿,增长55.04%;扣非净利润216.24亿,增长40.12%。
成本占营收比重较大,也就是说营收可能会被成本带出周期性。毛利里费用较为合理。
募资和分红上看,公司上市18年,从市场募集290亿,给市场分了592亿,分红是不错的。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429.63亿,应收94.68亿,存货355.63亿,其他应收款33.83亿,其他流动资产110.10亿,一年内到期资产2.34亿,总计1026.21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612.7亿,厂房1039.95亿,在建434.12亿,其他非流资产339.59亿,总计2426.36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400.57亿,应付215.55亿,工资和税80.26亿,其他应付157.68亿,一年内到期负债199.72亿,其他流动负债7.29亿,总计1061.07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613.34亿,应付债券468.09亿,长期应付34.47亿,总计1115.9亿。
资产合计3452.57亿,负债合计2176.97亿,净资产1275.55亿。现金429.63亿,长期投资612.7亿,短期借款400.57亿,长期借款613.34亿,现金流压力还是很大的。
算个估值:
目前黄金暴涨阶段,企业营收和利润随着上升。
2023年净利润是211.19亿,10倍估值是2111.9亿。净资产收益率是16.55%,能支撑3440亿的市值,估值范围2100—3400亿之间。
2024年最低股价是11.21元,市值是2980亿,算是估值范围之内。
2024年净利润是320.51亿,10倍估值是3205.1亿,净资产收益率是25%,能支撑5300亿的市值,估值范围3200—5300亿之间。
目前7288亿的市值,明显要比估值高了不少。当然5300亿也非常夸张了,这是在黄金暴涨带来的收益。
净利率从2020年3.79%,飙涨到目前13.88%,如果黄金价格还能继续上涨,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率会更高,但要知道黄金其实还是那个黄金,而紫金卖黄金利润大涨,是赶上黄金景气周期,但黄金、铜出现价格下跌时,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也会逐步回到原来的估值水平。
站在目前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给5000亿的估值,但如果铜和黄金大跌,之前的估值就会回落,如果黄金跌幅过大,最近端不排除紫金矿业回到1300亿的净资产水平,这是紫金矿业面临的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