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开股份——深海氢能双线突围!如何逆风赚4000万?

2025年10月22日10:46:2868

今天聊聊神开股份,还是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神开股份是一家专注石油装备的老牌企业,主要做油气开采需要的钻采设备、录井、测井等仪器和服务,覆盖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客户,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

简单说,它就是给油田提供高端装备和技术支持的公司,最近几年还在往氢能和深海装备方向转型,试图从传统油气行业跳到新能源赛道。

行业上看,制造业占收入的79.2%,占利润的83%,是企业主营业务。

产业链上看,石油钻采设备算是石油的上游产业链,又是制造业的,产业链是弱势的。

产品上看,石油钻采设备很难垄断市场,市场需求是看原油价格,因此产品也是弱势的。

股东上看,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33.6%,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13%,股权较为分散。

公司没有最终实控人,股东是弱势的。

董事长简介:

李芳英,1954年出生。

李芳英于1993年创办上海神开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2日,经神开股份董事会决议,李芳英接任董事长职务。

2023年11月17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其连任董事长,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

董事长简介上看,董事长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强势的。

总结一下:产业链、产品是弱势,股东是弱势,公司处在弱势环境之内。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17年5.18亿,2024年7.33亿,增长41.5%。

扣非净利润上看,2017年-0.18亿,2024年0.19亿,利润是由负转正。

市值上看,2017年52.4亿,2024年19.4亿,减少62.97%。

营收增长41.5%,利润由负转正,市值减少62.97%。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17年毛利率36.59%,净利率2.049%。2024年毛利率35.41%,净利率4.11%,净利率增长了。

看看企业的战略分析:

从2020年到2025年,这家伙面对全球油价像过山车一样乱晃、疫情闹得鸡飞狗跳,还有能源行业大变革的压力,业绩时好时坏,但战略上一直没闲着,不断调整和往前冲。

先说战略思路。2020年开始,神开股份就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老本行,做油田钻井和采油的设备;另一条是提供技术服务,比如帮油田测井、录井和随钻这些活儿。

同时,它还眼尖地抓住能源变革的风口,慢慢往新能源(主要是氢能源)和深海设备上转,目标是从单纯卖油气工具的供应商,变成一个全面的能源科技公司。

具体说,2020年它强调技术升级和用自家货取代进口,重点搞高端防喷设备和数字化工具;2021年更明确要智能化,建云平台并开始瞄准新能源;2022年疫情闹腾,它就专注内部管理瘦身和供应链调整;2023年加大新能源投资,比如买了瀚氢动力的股份;2024年和2025年则加快脚步,在氢能、深海设备和“一带一路”海外市场上下功夫,还通过收购(比如2025年买下蓝海智信一半股份)和发股票筹钱建深海基地。这些计划的核心就是“靠创新吃饭”和“多条腿走路”,既守住油气老地盘,又在新领域和海外找新机会。

战略干得咋样呢?从实际行动看,2020年它推出F35-105超高压防喷器和方位电阻率仪,打破了老外垄断,新货贡献了三成收入;2021年搞出连续油管防喷器,卖到欧洲;2022年上线远程录井系统;2023年出多参数地质测量仪和氢能供氢设备;2024年和2025年优化175MPa井口工具和AI云录井平台,研发花钱比例从2020年的8.64%涨到2025年的10.5%。

新能源方面,2023年投了瀚氢动力3.78%股份,2024年加到5.18%,2025年收购蓝海智信和投资山东未来机器人,基本搭起了新能源框架。海外生意上,它的产品卖到50多个国家,2024年海外收入占总比升到21.91%,2025年稳住。内部管理也升级了,ERP系统和云平台优化、员工股权激励、发奖金分红,这些都让公司运转更顺溜。不过,外界因素捣乱不少,比如2020年疫情加负油价、2022年上海封城、2025年油价又晃荡,有些计划慢了半拍,像新能源全套链条和深海基地还在起步阶段。

战略的坚持劲儿是神开股份的闪光点。从2020年到2025年,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没变,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变和用自家货取代进口一直没停。新能源从2021年刚提,到2023年真金白银投钱,再到2025年大举收购,步步为营。

海外战略也连贯,盯着“一带一路”国家,虽然海外收入比例晃荡(2020年跌43%,2024年回升到21.91%)。管理上,员工激励和供应链调整贯穿五年,2025年还发股票优化资金。这种不间断的劲头,让公司在低谷(比如2022年亏2793万元)时没趴下,2023年和2024年很快就翻身。

完成情况呢,大概八成吧。技术升级超额完成,五年搞出20多款新货,2020年就拿28个专利,2025年还获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新能源稳步推,2025年收购蓝海智信和投资山东未来机器人,从试水到深挖。海外目标半成,收入比例回升但没超2020年高峰(那时超30%,现在约20%)。

管理改善明显,2024年现金流1.03亿元,2025年上半年0.25亿元,资金周转顺了。但新能源全链和深海基地因时间长和钱多没完全落地,2025年员工激励部分失败也暴露了内部小问题。

来看收入和赚钱,2020年收入7.26亿元,赚2838万元,疫情砸了场子;2021年收入7.75亿元,赚4298万元,暖和了;2022年收入6.04亿元,亏2793万元,疫情坑惨了;2023年收入7.44亿元,赚2457万元,翻身;2024年收入7.33亿元,赚3017万元,继续涨;2025年上半年收入4.06亿元,赚3538万元,比去年同期猛增234.03%,全年估计收入超8亿元,赚超4000万元。五年收入在6-8亿元晃,赚钱从亏到稳涨,说明战略守住了油气老本行,新领域潜力开始放光。2025年上半年扣掉非正常收入后赚+177.61%,证明创新和新能源投资开始变现,但收入小降(2024年-1.44%)说明油气老业务还受油价影响,目标达成七到八成,新领域和海外还没完全补上老业务的坑。

神开股份的强项很明显。一是品牌和技术,30多年专注油气工具,产品过API认证,覆盖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户,卖到50多国,录井测井服务准确率100%。二是转型潜力,2025年氢能和深海初见雏形,毛利率从2020年的37.02%到2025年的35.8%(有点晃但稳住)。客户资源牛,前五大客户2024年占69.49%,跟着央企新能源步伐走。短板主要是外头风险和自家问题。油价晃荡和能源变革压力大,2022年亏钱就是例子。海外收入比例低(2025年约20%),汇率和国际乱局影响大。赚钱靠政府补贴(2024年1193万元),现金流好了但2025年上半年还紧巴巴。股权散(没大老板),有些官司和监管也可能拖决策后腿。

总的说,神开股份这五年战略像马拉松,稳扎稳打求变。油气老业务是底子,新能源和深海是新机会,数字化和海外是加速器。尽管外头乱,公司靠创新和布局从2022年谷底爬到2025年高点,目标基本达成。

看看营收是如何分配的?

用2025年二季报和2024年二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4.06亿,增长22.62%,营业成本2.56亿,占收入的63%,增长18.61%。营业总成本3.65亿,占收入的89.9%,增长15.9%。

毛利润1.5亿,营业利润0.41亿。

收入增长22.62%,营业成本增长18.61%,营业收入增速快于成本增速,毛利润是变多了,营业总成本增长15.9%。

销售费用0.25亿,占毛利润的16.66%,减少2.42%。

管理费用0.38亿,占毛利润的25.33%,增长7.2%。研发费用0.34亿,占毛利润的22.66%,增长12.73%。

最后,净利润0.42亿,增长170.96%;扣非净利润0.31亿,增长358.3%。

成本占营收较为合理,费用上看管理费用偏高,公司运营成本还是偏高了。

募资和分红上看,公司上市16年,从市场募集了7.34亿,给市场分了3.35亿,分红还是较少了。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3.2亿,应收5.2亿,存货4.48亿,其他应收款0.2亿,其他流动资产0.12亿,总计13.2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0.83亿,厂房2.61亿,在建0.2亿,其他非流资产0.05亿,总计3.7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0.91亿,应付3.82亿,合同负债0.33亿,工资和税0.12亿,一年内到期负债0.09亿,其他流动负债0.1亿,总计5.37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0.27亿,总计0.27亿。

资产合计17亿,负债合计5.6亿,净资产11.4亿。现金3.2亿,长期投资0.83亿,短期借款0.91亿,长期借款0.27亿,现金流还算可以。

算个估值:

2021年净利润是0.44亿,10倍估值是4.4亿,20倍也就8.8亿,净资产11.4亿,估值也就8.8—11.4亿之间。

2024年最低股价是3.23元,市值是11亿,算是底价了。

目前40.8亿的市值,还是偏高了,等估值回归吧。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