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智装——航天芯片+高铁体检,揭秘它的赚钱秘籍

2025年10月29日11:33:5718

今天聊聊航天智装,还是先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航天智装有三块业务,分别是铁路安全检测设备(像高铁的“体检仪”)、航天微系统(卫星的“脑子和心脏”芯片)、核工业智能装备(核电站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

目前最有前景的是航天微系统,有低轨卫星的概念。铁路安全监测算是企业基本盘,但问题是国内高铁趋于饱和,未来靠海外订单,也可以维持增长。

而核工业智能设备是目前亏钱最多的项目,虽然卖出不少单子,但问题是客户推迟项目,工厂空转,成本压不住,毛利直接负了。

产品上看,核工业及特殊环境智能装备系统占收入的51%,不过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测利润是最高的,达到3618万,另外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利润也有2995万,因此后面两个项目更像是企业主营业务。

第一大客户占54%。

产业链上看,无论是高铁的检测、检修服务,还是给卫星做测试仿真设备,这都不是TO C的业务,而且也不是产业链终端的产品,产业链是弱势的。

产品上看,高铁的检测、检修服务,还是给卫星做测试仿真设备,这都是以订单为基础的,产品也算是弱势的了。

股东上看,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58.64%,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20%,股权较为分散。

公司最终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股东是弱势的。

董事长简介:

李永,出生于1977年。

李永曾在多家企业任职,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研发和管理工作。这些经历让他对智能装备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李永正式加入航天智装,开启了他在这家公司的辉煌职业生涯。他从基层岗位做起,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专业能力,逐步晋升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李永被任命为航天智装董事长,肩负起了领导公司发展的重任。

董事长简介看,董事长没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弱势的。

总结一下:产业链、产品是弱势的,股东和董事长也是弱势的,公司处在弱势状态。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19年9.28亿,2024年13.29亿,增长43.21%。

扣非净利润上看,2019年1.42亿,2024年0.55亿,减少61.26%。

市值上看,2019年91.87亿,2024年93.02亿,增长1.25%。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17年毛利率41.19%,净利率24.33%;2024年毛利率23.91%,净利率5.35%,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双降的状态。

看看营收是怎么分配的:

用2025年三季报和2024年三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6.96亿,减少2.62%,营业成本6.96亿,占收入的100%,增长27.8%。营业总成本8.56亿,占收入的122.98%,增长25.16%。

毛利润0亿,营业利润-1.6亿。

收入减少2.62%,营业成本增长27.8%,毛利润是变少了,营业总成本增长25.16%。

销售费用0.19亿,减少12.76%。管理费用0.59亿,增长10.56%。研发费用0.53亿,增长23.01%。

最后,净利润-1.58亿,减少674%;扣非净利润-1.6亿,减少713%。

成本占营收过高了,成本对收入和利润存在强势的周期性。而利润是负值,所有费用都显得过高。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2.17亿,应收8.41亿,存货11.43亿,其他应收款0.14亿,其他流动资产0.03亿,总计22.18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2.89亿,厂房2.07亿,总计4.96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2.91亿,应付5.94亿,合同负债2.27亿,工资和税0.19亿,其他应付款0.2亿,一年内到期负债0.21亿,其他流动负债0.32亿,总计12.04亿。

资产合计27.14亿,负债合计12.04亿,净资产15亿。现金2.17亿,长期投资2.89亿,短期借款2.91亿,现金流是正值。

算个估值:

2023年净利润是0.91亿,10倍估值的话是9亿。净资产是15亿,估值范围按15亿算,高估点看到20亿。

2024年最低股价是7.25元,市值是52亿。这已经比估值要高不少了。

如果了解行业,可以考虑在30—50亿附近做投机,但从投资角度看,最大风险在核工业及特殊环境智能装备系统,因此如果核工业的利润不能回正,公司最安全的估值还是20亿以下。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