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磷化工板块表现抢眼,看看上涨逻辑以及有哪些概念股~
一、磷化工:不可或缺的基础化工产业
磷化工是以磷矿石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磷化合物的产业,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新能源等领域。其产业链覆盖上游磷矿开采→中游黄磷/磷酸生产→下游磷肥、精细磷酸盐及新能源材料,是连接资源与高端制造的关键环节。
磷化工的具体应用
农业与饲料
磷肥是磷化工最大下游,典型产品包括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重过磷酸钙(TSP)、磷酸氢钙等,用于补充作物磷营养、提高产量与抗逆性。
饲料添加剂如磷酸氢钙(饲料级、食品级、牙膏级、药用级)用于补充磷与钙,改善动物营养与骨骼发育。
工业与材料
工业级磷酸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磷化)、水处理剂(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洗涤剂助剂、阻燃剂等;
电子级磷酸用于芯片清洗与蚀刻,食品级磷酸用于饮料酸味剂与食品级磷酸盐;
含磷农药如草甘膦广泛用于农业除草。
生产草甘膦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和邦生物、扬农化工、广信股份、润丰股份、红太阳、颖泰生物和中农立华等,其中兴发集团、新安股份和江山股份为行业龙头,产能规模居前。
新能源与电子
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是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主流路线之一,带动上游磷酸/净化磷酸需求;
六氟磷酸锂(LiPF6)为锂电电解液关键溶质,国内产能与技术成熟。
11月3日,上海有色网六氟磷酸锂报价最高达11.7万元/吨,较10月初几近翻倍。
六氟磷酸锂的下游为锂电池,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出货量增加迅猛,提升了六氟磷酸锂行业的景气度。
六氟磷酸锂上市公司: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永太科技、新宙邦、石大胜华、深圳新星、瑞泰新材等,其中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为头部企业,产能规模领先。
其他消费领域
食品工业:磷酸及食品级磷酸盐用作酸度调节剂、稳定剂、保水剂等;
医药与化工中间体:如有机磷系阻燃剂、医药中间体等。
二、磷化工的核心产业链
上游:磷矿石——战略资源
全球磷矿资源集中于摩洛哥、中国、美国,中国储量占全球4.56%(约31亿吨),但富矿少、开采成本高,主要产区为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占全国供应超80%)。
政策影响:我国将磷矿列为战略性矿产,严格限制出口并控制开采量,磷矿石价格近年持续高位(2021年起涨幅显著)。
中游:黄磷与磷酸
黄磷:高耗能产品,用于生产磷酸盐、农药等,国内产能集中在云南、贵州。
磷酸:分为热法(高纯度,用于电子级磷酸)和湿法(低成本,用于肥料),净化磷酸是新能源电池材料的关键原料。
下游:多元化应用
农业:磷肥(磷酸一铵、二铵)、复合肥(占磷矿石消费量的71%)。
工业:阻燃剂(如磷酸酯)、水处理剂(如三聚磷酸钠)、医药中间体。
新能源: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核心原料)。
三、磷化工核心概念股一览
1.云天化(600096)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计划投资建设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三段来自公司官网)
化肥主要由水富云天化、天安化工、呼伦贝尔金新化工等10多家企业生产,公司化肥总产能1,000万吨/年,其中尿素260万吨/年、磷肥555万吨/年、复合肥185万吨/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产能最大的磷肥生产企业之一,对国家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全国每4亩耕地就有1亩用上云天化的肥料。
主要采选企业有磷化集团、天宁矿业。拥有磷矿资源储量近8亿吨,占云南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的20%,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生产能力618万吨/年,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年,是我国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生产聚甲醛、饲料级磷酸钙、黄磷、磷系阻燃剂、含氟硝基苯等碳系、磷系、氟系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布在重庆长寿以及云南水富、晋宁、安宁等地。其中聚甲醛产能9万吨/年,产能位居国内前列;饲料级磷酸氢钙产能50万吨/年,单套产能规模国内排名第一,在国内MDCP消费市场占有率达到70%左右,占全国磷酸钙盐消费市场10%;黄磷产能3万吨/年,磷系阻燃剂2000吨/年。拥有1万吨/年氟硅酸镁、1500吨/年医药中间体含氟硝基苯产能。
磷酸铁锂产能50万吨(2025年投产),配套六氟磷酸锂项目,直接供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电池厂 。
与多氟多合资的六氟磷酸锂项目,突破电解液核心材料国产化 。
业绩良好,净资产收益率高,分红高
2.兴发集团(600141)
公司总部地处湖北省宜昌市,磷矿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夷陵、兴山、远安三县(区)交界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石储量约3.95亿吨,公司还持有荆州荆化(拥有磷矿探明储量2.89亿吨,目前处于探矿阶段)70%股权,持有桥沟矿业(拥有磷矿探明储量1.88亿吨,目前处于探转采阶段)50%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北吉星持有宜安实业(拥有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目前处于采矿工程建设阶段)26%股权,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的兴华矿业(公司持股45%)已竞得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探矿权(该矿区保有推断资源量约1.56亿吨),丰富的磷矿资源为公司发展磷化工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公司充分利用兴山区域丰富的水电资源和良好的光照资源,建成水电站32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8.03万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13座,总装机容量1,828千瓦。丰富的绿电资源能够为兴山区域化工生产提供成本低廉、供应稳定的电力保障,也为公司在“双碳”背景下参加碳交易争取更大有利空间。
公司生产全面:
公司食品级磷酸盐产能超过15万吨/年,是国内食品级磷酸盐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
公司现有草甘膦原药23万吨/年;产能全球第二
公司有机硅单体设计产能60万吨/年,配套110胶12万吨/年、107胶12万吨/年、密封胶6万吨/年、硅油5.6万吨/年、有机硅皮革100万米/年、有机硅泡棉15万平/年、在建8万吨/年功能性硅橡胶(其中5万吨/年光伏胶、1万吨/年液体硅橡胶已建成)、2,200吨/年有机硅微胶囊(其中一期550吨/年已建成投产)。有机硅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皮革制造、纺织印染及日化消费品行业。
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已建成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10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5.4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以及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实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SK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客户的批量供应。
公司现有多款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其中磷酸铁10万吨/年,磷酸铁锂8万吨/年。
3.川恒股份(002895)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聚焦磷矿开发与资源高效利用,业务涵盖饲料级磷酸盐、新型肥料及电子级化学品生产,持有危险化学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等资质。通过“矿化一体”循环模式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形成磷酸铁、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
企业核心技术包括国际领先的半水湿法磷酸工艺及磷石膏规模化消纳技术,其饲料级磷酸二氢钙连续二十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贵州福泉、四川什邡、广西防城港三大基地合计磷矿储量超5亿吨,磷酸盐年产能突破120万吨。
业绩良好、分红高
4.湖北宜化(000422)湖北宜昌国资委旗下,磷酸二铵、气头尿素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季戊四醇产能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湖北宜化(000422)是国内磷酸二铵领域的领先企业,具备全产业链优势,2025年三季度营收达191.67亿元,行业排名第二,净利润13.32亿元,排名同样为第二。
公司作为国内磷肥产能的稀缺资源拥有者,在氮肥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5年三季度营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一倍,毛利率达18.48%,盈利能力突出。
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江家墩磷矿储量1.3亿吨,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5.川发龙蟒(002312):完成精细磷化工行业的转型突破,已是饲料级磷酸氢钙行业最大的生产企业
四川发展龙蟒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级磷酸一铵全球领先:公司是国内工业级磷酸一铵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产销量稳居行业前列,其出口量占国内总量的50%以上,在饲料添加剂领域全球市占率第一。
磷酸铁锂产能扩张:已建成德阿基地6万吨/年磷酸铁锂产线,并与富临精工合资建设20万吨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产品通过宁德时代认证,进入动力电池供应链。
资源与技术协同:磷矿资源(储量超1.3亿吨)为新能源材料提供成本优势,循环经济模式提升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至65%,优于行业平均的40%。
6.川金诺(300505)
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2023年半年度报告,川金诺在昆明市东川区周边120公里范围内拥有磷矿资源,探明储量约20亿吨,以中低品位胶质磷矿为主(P₂O₅品位18%-25%)
川金诺主营收入占比情况如下:
磷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8.96亿元,占比51.36%;
饲料级磷酸盐:营收4.17亿元,占比23.92%;
磷肥:营收3.99亿元,占比22.87%;
其他:营收3230.12万元,占比1.85%。
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依赖于磷矿作为关键原材料,磷矿通过化学转化提供磷元素,用于合成六氟磷酸锂中的五氟化磷中间体;尽管六氟磷酸锂对磷矿的消耗量远低于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但随新能源电池产业扩张,磷矿需求持续增长,成为支撑电解液产业链的重要资源。
六氟磷酸锂龙头公司: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合计市场份额超70%,形成寡头格局。
1.天赐材料(002709)全球电解液龙头
全球六氟磷酸锂市占率第一的公司,2025年市占率约37%,领先于多氟多等竞争对手。
作为全球唯一实现“氟化工—LiPF₆—电解液—回收”全链条垂直整合的企业,其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将生产成本降低15%,适配特斯拉4680电池及储能长寿命需求,产品纯度达99.995%。该技术成功构建了行业成本护城河,使其在价格战中仍保持盈利优势。
2025年六氟磷酸锂折固产能达11万吨,自供率超90%,全球市场份额连续10年保持第一。其美国德州基地和摩洛哥项目规划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布局,目标2026年将全球市占率提升至45%。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占营收55%)、比亚迪(18%)等全球头部企业,并与特斯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瑞浦兰钧签订的80万吨电解液长单为未来产能消化提供保障。
2.多氟多(002407)六氟磷酸锂市占率全球前二
河南焦作
国内首家商业化量产六氟磷酸钠的企业,国内首个突破UPSSS级氢氟酸生产技术的厂商且已供货台积电
截至2025年,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达6.5万吨且满负荷运行,另有2万吨产能在建,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达6-7万吨。公司通过“氟资源→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从材料到电池的完整布局。
作为国内六氟磷酸锂技术领军企业,公司深度绑定比亚迪等核心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障销量稳定性。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7.74%,毛利率11.28%,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三四家占70%份额),建设周期长(经验企业需9个月,新进入者需12-18个月),审批难度大(氟化工属性)。多氟多凭借成本优势和产能规模,在本次涨价周期中充分释放利润弹性。
3.天际股份(002759)
主营六氟磷酸锂、次磷酸钠等,六氟磷酸锂产能稳居行业前三
作为核心生产商,六氟磷酸锂贡献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67.27%的营收,是收入的主要支柱。该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行业,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合作。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满产满销,预计全年出货量达3.9万吨。公司计划通过募投项目新增1.5万吨产能,预计2026年9月投产,届时将缓解产能缺口问题。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机遇:新能源需求(磷酸铁锂)、农业刚需支撑磷矿价格;头部企业一体化布局降本增效。
风险:环保政策加码、磷矿开采限制、新能源需求波动。
结语
磷化工行业正从传统化肥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掌握磷矿资源+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更具长期竞争力。
关注政策动向与技术突破,挖掘细分赛道隐形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