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坤新材 ——98% 毛利的代理业务凉了,自研亏 5 年才扭亏

2025年11月13日10:12:1126

今天聊聊恒坤新材,还是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恒坤新材是一家专门给芯片工厂做 “精细化工材料” 的公司,核心产品是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

目前赚钱的方式是从韩国 SKMP 等境外供应商引进光刻材料,加价卖给中芯国际等国内晶圆厂。

这类业务毛利率高达 98%,相当于卖 100 块钱的东西,成本只要 2 块。2024 年代理业务贡献了 65.86% 的毛利,但 2025 年 SKMP 终止合作后,这部分收入暴跌 57.4%,利润直接少了一半。

自产的 SOC、BARC 等材料销量已经做到国产第一,但毛利率只有 33.07%,远低于代理业务。

产业链代销没啥科技含量,自产的部分产业链应该算是弱势。产品目前需求是较多的,产品应该算是强势。

公司股东是强势的。

董事长简介:

易荣坤,1971年出生。1996年创立的厦门恒坤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10日更名为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算是强势的。

总结一下:产业链弱势,产品强势、股东和董事长是强势,公司处在强势环境之内。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20年2.44亿,2024年5.48亿,增长1.24倍。

扣非净利润上看,2020年205万,2024年9430万,增长45倍,利润增速太夸张了。

这个增速源于2021年引进产品带来的,目前看这个转手生意也很难延续。

自产利润上看,2021年66.71万,2024年0.99亿,增长140多倍,也算是增速较快的了,不过基数太低,对估值未来影响还是较大的。

看看营收是如何分配的?

用2025年三季报和2024年三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2.94亿,增长23.74%,营业成本1.72亿,占收入的58.5%,增长59.05%。

营业总成本2.74亿,占收入的93.19%,增长41.21%。

毛利润1.22亿,营业利润0.2亿。

收入增长23.74%,营业成本增长59.05%,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利润率是减少的,这里就涉及代销数量下降,造成的利润下降了。营业总成本增长41.21%。

销售费用0.15亿,占毛利润的12.29%,减少8.85%。管理费用0.42亿,占毛利润的34.42%,增长15.6%。

研发费用0.41亿,占毛利润的33.6%,增长18.34%。

最后,净利润0.41亿,减少5.68%;扣非净利润0.3亿,减少25.14%。

企业成本目前看还算较为合理,这里是还有代销的收益,如果全都没有了,未来成本会不会进一步上升,这个真不好说。费用管理费和研发费占比较高,是研发费推动营收增长的企业。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5.53亿,应收0.99亿,存货1.95亿,其他应收款0.44亿,其他流动资产0.75亿,总计9.66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1.33亿,厂房7.53亿,在建4.03亿,其他非流资产1.01亿,总计13.9亿。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5.81亿,应付2.1亿,合同0.08亿,工资和税0.37亿,一年内到期非流负债0.42亿,总计8.78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2.06亿

资产合计23.56亿,负债合计10.84亿,净资产12.72亿。现金5.53亿,长期投资1.33亿,短期借款5.81亿,长期借款2.06亿。

现金流是存在压力的。

算个估值:

2021—2024年引进产品做代销有1-2亿的利润,这样企业净利润才接近1亿,2025年代销利润砍半,净利润很可能也会降到4000—6000万左右。

估值的话大概是13—18亿之间。

恒坤新材新股股价是14.99元,市值给到67.35亿。

如果按1亿的净利润来算,首日市值能看到50—80亿市值之间,再往上就不好说了,都是市梦率。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