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卡玛比率?
卡玛比率是衡量投资“极端风险性价比的指标,由基金经理特里·杨于1991年提出。它通过最大回撤(投资过程中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最大亏损幅度)来评估风险,其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每承担一单位极端亏损风险,能获得多少超额收益?
用公式表示为:卡玛比率=(年化收益率-无风险利率)/最大回撤
举例:
比如基金A的卡玛比率是1.4,那表示投资者每承担1%的最大回撤,能多赚1.4%收益。
资基金A:年化收益15%,最大回撤30%,无风险利率3%;
卡玛比率=(15%-3%)/30%=0.4
资基金B:年化收益12%,最大回撤10%,无风险利率3%;
卡玛比率=(12%-3%)/10%=0.9
结论:基金B的极端风险性价比更高,基金B每承担1%的最大回撤,能多赚0.9%收益,而基金A只有0.4%。
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利用卡玛比率来帮助投资。比如投资基金,可以在基金平台上,筛选卡玛比率排名前20%的基金(股票基金通常>0.5;债券基金>2.0)。
也可以利用卡玛比率来组合构建资产配置,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有不同的搭配比例。比如:
保守型组合:60%高卡玛短债基金(比率>3)+40%均衡型股票基金;
进取型组合:30%高卡玛CTA策略基金(比率>1.5)+70%成长股基金;
卡玛比率的局限性:
1.历史依赖症:卡玛比率基于历史最大回撤,但未来可能出现更剧烈的下跌。
比如:某科技基金(2019-2022):最大回撤25%(卡玛比率0.8),但2023年行业崩盘,导致回撤扩大至60%,历史数据失效。
2.忽略波动过程:卡玛比率不区分短期暴跌和长期阴跌。
比如:基金M:1个月内回撤30%,随后快速反弹;基金N:3年内缓慢下跌30%;
两者卡玛比率相同,但持有体验截然不同。所以投资者在实践中,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认真判断,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