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裕重工 ——从募资 9 亿当风电龙头,到靠海外 45% 增长 “止血”

2025年9月30日11:20:4617

今天聊聊通裕重工,还是看看企业是做什么的?

通裕重工是一家专门制造大型金属零部件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发电、交通和工业领域。

最擅长生产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比如支撑大风车转动的主轴、连接叶片的轮毂,以及海上超大型风电机组的转子房等。

行业上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收入的90.73%,占利润的90.78%,是企业主营业务。

产业链上看,其他锻件、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铸件和风电主轴,算是制造业产业,风电设备上游,产业链是弱势的。

产品上看,其他锻件、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铸件和风电主轴,很难垄断市场,也很难快速增大市场需求,产品也是弱势的。

股东上看,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33.22%,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20.33%,股权较为集中。

公司最终控制人是山东省国资委,股东是弱势的。

董事长简介:

刘伟,1981年出生。

2017年,刘伟担任珠海高栏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2023年,刘伟担任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简介上看,董事长没有创业经验,董事长是弱势的。

产业链是弱势,产品是弱势,股东是和董事长是弱势的,公司处在弱势环境之内。

看看历史经营情况:

营收上看,2018年35.35亿,2024年61.54亿,增长74%。

扣非净利润上看,2018年1.93亿,2024年0.23亿,减少88%。

市值上看,2018年52.61亿,2024年100.51亿,增长91%。

营收增长74%,利润减少88%,市值增长91%,利润减少市值增长,有泡沫了?

2018年PE是27倍,2024年PE是437倍,PE还是较高的。

毛利率和净利率上看,2018年毛利率23.21%,净利率6.14%;2024年毛利率12.73%,净利率0.67%,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双降的。

看看企业战略分析:

通裕重工围着 “靠资本帮忙 + 搞技术突破 + 多领域发展” 这三件事。

2020 年,公司搞混合所有制改革 ,让珠海港集团成了大股东,还借着这机会筹到 9.44 亿资金,成了风电主轴领域的老大。

2021 年重点升级风电相关的设备,同时搞技术创新;2022 年把精力放在做更大规格的风电设备上,还开始布局新材料领域;2023 年往风电以外的市场发力;2024 年明确了 “1122” 战略,具体就是 “一航(航空相关)、一高(高端装备)、两海(海洋工程、海外市场)、两新(新材料、新能源)” 这几块业务;

到 2025 年又加了储能业务,形成 “风电 + 储能” 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整体来看,发展方向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这两个热门领域。

效果上看,2020 年公司收入有 56.88 亿,净利润有 3.81 亿,跟 2019 年比,收入涨了 41.22%,利润涨了 62.24%,就连风电主轴卖出去的量都猛涨了 55.91%。

2021 到 2023 年这三年,风电需求变少,伴随原材料涨价,公司赚的钱少了。 2023 年时净利润只剩 2.04 亿,差不多是 2020 年的一半。

2024 年战略总算有了点突破,新成立的铸钢部门刚投产就拿到了核电的订单,国外的收入占比也升到了 40.75%,全年收入涨到 61.54 亿,比 2023 年涨了 5.94%。可坏消息是,风电行业里大家互相压价打价格战,导致公司净利润暴跌了 79.73%,没赚到多少钱。

2025 年上半年,储能业务的收入占比超过了 5%,国外收入比 2024 年同期涨了 45%,净利润有 6073.89 万,也比 2024 年同期涨了 49.7%。

战略的完成情况一般,筹钱和搞技术这两块基本达标了:比如通过定向增发股票筹钱、发行 14 亿的可转债,还有 2025 年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公司借钱的成本一直在降;技术上也有突破,像 9MW、14MW 规格的风电部件都做出来了,还牵头制定了行业国家标准。

赚钱的目标没达到,净利润连续四年都没回到 2020 年的水平;“1122” 战略里的 “一航” 业务(也就是航空相关业务),还在办资质认证,没真正开展起来;储氢材料也没能快点变成能批量生产的产品,产业化进度很慢。

优势:从冶炼金属、把金属锻打成型,到最后铸造零件,整个产业链都能自己做,不用依赖别人;风电主轴还拿了国家 “单项冠军” 的称号,就是在这个细分领域里它是老大;像 14MW 的海上转子房、150 吨的铸钢件,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都算先进的;而且有珠海港集团这个国企背景,能拿到政策上的支持,借钱也比其他公司更容易、成本更低。

缺点:赚钱太不稳定。2024 年净利润才 0.41亿,利润率特别低;虽然现在靠风电的收入占比降到 50% 以下了,但还是会被风电行业的价格战影响;战略推进也不均衡,新的业务板块没及时发展起来,没法成为新的增长点。

最后看收入和利润这两个关键指标,战略目标只完成了一部分。收入从 2020 年的 56.88 亿涨到 2024 年的 61.54 亿,保持了稳定增长,除了风电之外的其他业务也有了点起色,非风电收入占比升到了 57%。

但利润忽高忽低,一会儿涨一会儿跌,这说明战略落地还有漏洞,没实现 “一直赚更多钱” 的核心目标。

不过未来还是有希望的,以后海上风电的需求会增加,储能的产量也会慢慢提上来,公司赚钱能力恢复是大概率的事。但它也得加把劲,快点在高端业务上取得突破,这样才能把增长的基础打牢,避免再出现利润大起大落的情况。

看看营收是如何分配的?

用2025年二季报和2024年二季报进行对比,营业总收入29.43亿,增长7.59%,营业成本25.5亿,占收入的86.64%,增长8.23%。营业总成本28.64亿,占收入的97.31%,增长6.38%。

毛利润3.93亿,营业利润0.79亿。

收入增长7.59%,营业成本增长8.23%,营业成本增长比收入增长快,毛利润是变少了,营业总成本增长6.38%。

销售费用0.41亿,占毛利润的10.51%,增长61.7%。

管理费用0.98亿,占毛利润的24.93%,增长14.26%。研发费用0.76亿,占毛利润的19.33%,增长16.19%。

最后,净利润0.62亿,增长50.45%;扣非净利润0.57亿,增长64.16%。

成本占营收比重较大,也就是说营收可能会被成本带出周期性。毛利里销售费和管理费偏高。

募资和分红上看,公司上市14年,从市场募集60.71亿,给市场分了14亿,分红一般。

算个清算价值:

流动资产:现金11.31亿,应收25.53亿,存货30.96亿,其他应收款0.22亿,其他流动资产2.23亿,一年内到期资产0.9亿,总计71.15亿。

非流资产:长期投资0.41亿,厂房59.1亿,在建8.34亿,其他非流资产3.08亿,总计70.93亿。

2025年在建是有产能释放的,但目前利润上没显示。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22.23亿,应付16.28亿,合同负债2亿,工资和税2.8亿,其他应付1.16亿,一年内到期负债5.51亿,其他流动负债2.68亿,总计52.65亿。

非流负债:长期借款13.84亿,应付债券13.7亿,总计27.54亿。

资产合计142.08亿,负债合计80.19亿,净资产61.89亿。现金11.31亿,长期投资0.41亿,短期借款22.23亿,长期借款13.84亿,现金流压力挺大的。

算个估值:

2023年净利润在2.04亿,10倍估值是20.4亿,净资产是61.89亿,估值62亿较为合理。

2024年最低股价1.7元,市值是66.3亿,算是到净资产附近了。

2024年净利润更差,而目前市值是122亿的市值,还是偏高了,风电设备这种制造业,除非大规模更换设备,否则很难有利润快速增长的潜力。

  •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本文链接:https://www.gpboke.com/4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