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中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4516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5993亿元。其中,中药饮片作为最大细分领域,2023年市场规模达2788亿元。
一、行业概况:产业链与区域分布
中药行业产业链长,覆盖中药材种植(农业)、研发生产(工业)和商贸服务(商业),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从上市公司分布来看,广东和湖南地区中药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
白云山、华润三九等企业均位于广东;湖南地区则有千金药业、启迪药业、九芝堂等企业。浙江、云南、山东等地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
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TOP100!附详细药品生产企业与产品名称(收藏)
二、政策红利:行业发展的加速器
国家层面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入落地阶段,医保支付、院内制剂等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三、中药行业及个股详情
行业板块年初至今涨幅6%,各项指标在各行业中是较好的。
中药行业共有70家上市公司,不一一列举了,选取一些业绩优秀,行业龙头分享给大家。
可重点关注: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白云山、江中药业、云南白药、片仔癀、健民集团、达仁堂、济川药业、马应龙
1.华润三九(000999):非处方药企业综合排名第一,拥有知名医药品牌“999”
长期保持中国中药企业TOP20及OTC细分领域前三强的地位,核心产品如“999感冒灵”“999皮炎平”年销售额均超10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三线蓝筹, 绩优股,净资产收益率高,分红高
2.东阿阿胶(000423)拥有大量阿胶传统配方、秘方,为阿胶行业第一品牌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阿胶、复方阿胶浆、“桃花姬”阿胶糕、阿胶速溶粉、“皇家围场1619”、“壮本”阿胶肉苁蓉原浆。
根据2025年半年报,其阿胶及系列产品收入为28.45亿元,占总营收的93.24%。
绩优股、分红高
3.同仁堂(600085)国内最先进、年产量最大的传统中成药生产企业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品是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
作为中华老字号(创立于1669年),同仁堂是中药行业唯一经历八代皇帝、持续188年供奉御药的企业。这种历史延续性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代表,并形成了覆盖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安宫牛黄丸作为其“镇店之宝”,占据心脑血管类药品收入超40%,2024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连续十年位列中医药急救品类销量榜首。
三线蓝筹, 绩优股,24年业绩有下滑
4.白云山(600332)
白云山是国内中药行业头部企业之一,与云南白药同属第一梯队,年营收超600亿元(2024年数据)。在中成药领域,其产品涵盖消渴丸、滋肾育胎丸、安宫牛黄丸等知名品种,部分单品如小柴胡颗粒、滋肾育胎丸年营收超5亿元。
三线蓝筹
5.江中药业(600750)
连续22年(截至2025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2025年品牌价值达466.51亿元,位居医药行业第六位。
健胃消食片连续21年保持中成药消化类市场份额第一,并获“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称号。
绩优股、净资产收益率高、分红高
6.云南白药(000538)中药第一民族品牌,国产牙膏第一品牌
2024年云南白药营收达1242亿元,首次超越恒瑞医药(983亿元)和复星医药(876亿元),成为国内医药行业营收最高的企业。
净利润从2015年的15.95亿元增至2024年的47.49亿元,在中药行业中排名第一,超过同仁堂的3倍。
品牌认知度达96.7%,明星产品如云南白药牙膏保持中国市场全渠道市占率领先,气雾剂等产品细分领域份额第一。
二线蓝筹,分红高,业绩优异
7.片仔癀(600436)福建漳州国资委旗下,片仔癀被国内外中药界誉为“国宝名药”,入选“中华老字号”
其配方可追溯至明朝宫廷秘方,由御医携带至民间后经改良形成独特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方与工艺均受国家绝密级保护。作为中华老字号,其品牌价值达437.39亿元(2025年数据),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前列,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符号”。
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家级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以名贵药材和显著疗效著称,外敷内服均可,广泛用于治疗热毒肿痛。其市场稀缺性(工艺配方双保密)使其成为行业标杆,连续四年获评“胡润品牌榜中国医疗健康品牌价值榜”榜首。
因为稀缺,所以价值高~在市场上物以稀为贵
二线蓝筹;25年二季度业绩有下降,分红高,净资产收益率20%以上
8.羚锐制药(600285)国内先进的橡胶膏剂药品和大型口服药生产基地
羚锐制药是中药外用制剂领域的龙头企业,尤其在骨科贴膏剂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年销售额超12亿元,市场份额超过30%,稳居骨科贴膏剂市场第二。
绩优股、净资产收益率高,分红高
9.健民集团(600976)全国小儿用药生产基地及国家重点中药企业
健民集团始创于1637年(原名“叶开泰”),与同仁堂、陈李济并称中医药界“初清三杰”,是“中国近代四大药号”之一。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11年认定)和全国重点中药企业,公司以儿科产品为特色,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医药企业百强,并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
健民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小儿用药生产基地,儿科中成药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居首,2024年上半年占比约15.4%。
龙牡壮骨颗粒: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累计销售超300亿袋,2023年零售规模突破10亿元,是儿童补钙及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领导品牌。
绩优股、业绩有下滑、分红较高
10.吉林敖东(000623)
安神补脑液作为其核心产品,累计销售超80亿支(截至2025年),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80%以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该产品被列入首批中药保护品种和国家医保目录,并收录于2025年版《中国药典》
“敖东”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131.94亿元(2024年)。
破净股, 绩优股
11.桂林三金(002275)代表产品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三金片中国名牌产品
2025年上半年营收9.98亿元,净利润2.87亿元,毛利率75.74%,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打产品三金片与西瓜霜贡献超七成营收及利润,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绩优股
12.达仁堂(600329)拥有知名产品“速效救心丸”
达仁堂创立于1914年,是中华老字号,与同仁堂同属乐家老铺分支,品牌价值超200亿元(2023年数据)。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
独家产品矩阵:速效救心丸(冠心病急救用药)和安宫牛黄丸(温病三宝之首)被列入国家级保密配方,拥有11个国家级独家品种和1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绩优股、分红高
13.葵花药业(002737)“小葵花”儿童药系列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品牌
“小葵花”品牌连续五年(2023年数据)在儿童中成药零售市场占比超35%,位居行业第一。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在儿童止咳类中成药市场占23.6%份额(2023年数据),年销量超5亿支。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2024年数据)市场占有率达73%,稳居儿童感冒退热用药头部。
葵花护肝片在护肝品类市场占比达77.24%(2023年数据),年发货金额突破10亿元,远超竞品
24年起业绩下降很多
14.济川药业(600566)
2023年,济川药业位列“中国中药企业TOP100”第8位,2024年位列第11位,但未进入2024年中药研发TOP10榜单。
儿科用药:长期占据公立医院终端中成药市场份额第一,2024年销售额达19.9亿元,市场份额保持20%以上。
清热解毒类: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占全国城市公立医院市场份额约13.6%(2024年),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占儿科感冒用药市场份额超46%(2024年)。
24年起业绩下降,绩优股,分红高、净资产收益率高
15.马应龙(600993)痔疮治疗领域的第一药
马应龙是中华老字号,创立于1582年(明朝万历年间),以眼药起家,后逐步发展为肛肠类药物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麝香痔疮膏等在零售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40%,稳居中国肛肠药物市场榜首。
绩优股、盈利稳定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并存
投资逻辑:
政策避险:创新药与经典中药双免疫。集采仅针对仿制药,创新药及经典中药享受政策保护。
消费升级:老龄化催生千亿刚需。3亿失眠人群、2亿肥胖人群支撑GLP-1/中药安神市场。
国际化爆发:技术授权与标准输出。License-out模式成新趋势,中药颗粒海外标准制定权争夺中。
风险提示:
集采扩面:可能影响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
研发风险:创新药临床失败率超90%。
价格战:GLP-1原料药价格已下降30%,若产能过剩可能引发行业利润率腰斩。
中药材价格波动:对成本端的影响。
未来展望:创新与国际化并进
中药行业未来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创新驱动,越来越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中药新药研发和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改进;二是国际化加速,中药企业需要满足国际药品质量标准,如FDA、EMA等,以进入国际市场。
结语
中药行业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下,长期发展前景向好。投资者需要仔细甄别,优先关注那些品牌力强、有独家产品、创新能力突出,且能较好应对集采等政策冲击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