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9月20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主会场活动中,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发布培育钻石价格指数及数字化产业平台。
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行业数据显示,培育钻石的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1% 左右,但物理性质和外观却完全一致,这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培育钻石生产的主导力量,占全球产量的40%-50%,河南等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68亿元,其中中国市场将从2020年的83亿元增至295亿元。
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培育钻石在婚庆、时尚配饰领域的渗透率正在加速。
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培育钻石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核心龙头企业,帮助您把握这一新兴领域的投资机遇。
一、什么是培育钻石及行业趋势
合成钻石(Synthetic Diamond)又称人造钻石、培育钻石,是一种由直径10到30纳米的钻石结晶聚合而成的多结晶钻石,莫氏硬度十级,与天然钻石具备相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合成钻石是真钻石
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差别:(选购钻石看价格基本能知道是哪种了;选培育钻石不如选黄金了,作为现实主义,直接pass掉了钻石)
价格差异
天然钻石:因开采难度大、资源稀缺,价格高昂。例如,1克拉天然钻石价格约4.5万-10万元,1.5克拉可达9万-15万元。
培育钻石:生产成本低,价格仅为天然钻石的1/10左右。1克拉培育钻石约1800-3000元,1.5克拉约4000-6000元。
价值与市场定位
天然钻石:具有稀缺性和收藏价值,过去35年平均年涨幅约3%,占据婚庆市场58%份额,且产业贡献显著(如为全球1000万人提供就业)。
培育钻石:无保值属性,价格持续下降,适合日常佩戴。其产能无限,市场份额增长迅速,但缺乏情感价值和投资潜力。
天然钻石因资源稀缺性,其市场地位依然稳固,但开采成本攀升、优质矿源减少等问题逐渐显现,部分传统产区面临资源枯竭压力。
与此同时,培育钻石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异军突起。培育钻石的物理性质与天然钻石完全一致,但价格更具竞争力,正在重塑消费认知和市场格局。
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推动了市场转型。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更加注重环保和道德采购,培育钻石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与巨大潜力
全球培育钻石市场正在快速扩张,增长动力已经从单一天然钻石转向双轮驱动。
据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67亿元增至36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7%。其中,中国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由83亿元增至295亿元,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印度作为全球钻石加工中心,其进出口数据也反映了行业的火爆景象:2025年上半年印度培育钻石毛坯累计进口额达8.7亿美元,同比增长72%;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累计8.6亿美元,同比增长81%。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消费市场,占比高达80%;中国则是第二大市场,虽然目前零售终端占比较小,但同比仍处于增长中。
三、 产业链格局:区域集中与竞争分层
培育钻石产业链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
上游环节,天然钻石资源仍集中在俄罗斯、博茨瓦纳等国,而中国在培育钻石毛坯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河南等地形成了完整产业集群。
中游加工环节,印度凭借劳动力优势垄断全球大部分钻石切磨市场,但中国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下游零售端,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中国则因中产阶级扩张与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竞争格局方面,行业呈现“金字塔”分层特征。头部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从毛坯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中型企业聚焦细分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取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则面临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挑战。
四、 技术路线:HTHP与CVD两种主流方法
培育钻石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高温高压法(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HPHT法模拟天然钻石的形成过程,通过高温高压将碳原子转化为钻石。这种方法技术成熟,适合生产小颗粒钻石,但产品中可能含有金属杂质。
CVD法则在低压条件下使含碳气体分解,碳原子在基片上沉积形成钻石。这种方法可以生产更大尺寸、更高净度的钻石,更适合高端应用。
中国在HPHT法基础上,CVD法产能占比正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5%。CVD技术的突破还推动了培育钻石在半导体散热、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五、培育钻石概念及个股分析
培育钻石概念共有18只股票,要注意这些个股也涉及其他题材概念,个别股涨跌幅大不一定是这个概念在涨跌,要看板块整体表现来判断。
可关注:英诺激光、曼卡龙、潮宏基、国机精工、博云新材、惠丰钻石
*1.英诺激光(301021)
英诺激光提供金刚石加工设备,涵盖切割工艺,其DiamondCut™系列激光器可适配355nm紫外、532nm绿光及1064nm红外三种波长,功率范围20W-40W,光束质量优于1.3,支持360多工位加工。该设备已应用于CVD法培育钻石的生产流程,包括修面、晶相切割等工序
英诺激光已为全球行业龙头Diamond Foundry等客户累计实现3891万元营收,其设备在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了产业链协同效应
2.中国黄金(600916)
中国黄金自2023年起正式进军培育钻石领域,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出新产品系列及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了传统黄金业务与培育钻石的融合发展
市场拓展
线上渠道:开设京东培育钻石旗舰店,拓展支付宝、有赞等平台合作,并运营小红书企业号进行产品推广。
线下及展会:将培育钻石产品展出于服贸会、金刚石产业大会、抖音双11好物节等活动,提升市场认知度。
3.博云新材(002297)所属申万行业:国防军工 — 航空装备Ⅱ
自2021年起,博云新材开始布局培育钻石领域,利用原有超硬材料技术,通过高温高压法生产实验室培育钻石。预计随着长沙基地二期项目投产(年产30万克拉产能),培育钻石营收占比可提升至25%以上。
企业将航空刹车片生产中的六面顶压机改造技术移植至培育钻石生产,设备利用率提升40%。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4.1%增至2022年的6.8%,重点突破5克拉以上大颗粒钻石培育技术,产品良率从32%提升至67%。
主要产品是飞机机轮刹车系统、航空用飞机刹车材料、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稀有金属粉体材料。
4.曼卡龙(300945)浙江省内较为强势的珠宝品牌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珠宝首饰零售连锁销售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素金产品和镶嵌产品。
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素金饰品(2024年收入22.81亿元,占比96.76%)和镶嵌饰品(2024年收入6794.81万元,占比2.88%)
公司已成立了培育钻子公司,并负责独立运营培育钻品牌“慕璨”。
产品线:慕璨品牌涵盖培育钻石首饰,包括镶嵌培育钻石的珠宝产品,定价策略为同参数天然钻石的1/10至1/5。
市场定位:主打性价比,1克拉培育钻石定价约千元区间,2克拉产品控制在万元以内,较同类品牌低20%-30%。
*5.恒盛能源(605580)投资参与
2023年6月,恒盛能源以现金1亿元增资桦茂科技,获得其66.67%股权,支持其建设MP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生产线,重点开发培育钻石技术。
桦茂科技已掌握MPCVD法培育大尺寸钻石技术,2024年实现规模化生产,良品率达80%以上,并具备量产9-15mm尺寸培育钻石的能力。同时研发了HTHP(高温高压)优化技术提升钻石品质。
6.国力电子(688103)培育钻石提供设备
公司磁控管满足客户人造钻石业务需求,质量获得客户认可,已经批量推广。
磁控管作为产生微波的核心部件,在培育钻石的设备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在高温高压法(HPHT)培育钻石的生产过程中
7.楚江新材(002171)
楚江新材作为新材料企业,其子公司顶立科技在超硬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尝试将高纯碳粉应用于人造钻石生产。但根据2024年财报数据,相关业务仅处于试产阶段,未形成规模化盈利。
*8.中兵红箭(000519)工业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市占率全球第一
中兵红箭自2013年起通过并购中南钻石等企业,逐步形成智能弹药、培育钻石、金刚石三大业务并行的格局。2024年,公司培育钻石业务实现HPHT技术(高温高压法)设备国产化率超80%,单克拉生产成本降至天然钻石的1/10以下,6克拉以上产品良率提升至58%。
2024年中国培育钻石产能占全球45%以上,中兵红箭作为头部企业之一,与力量钻石等企业共同占据国内75%以上产能。
业绩亏损
9.豫园股份(600655)
LUSANT露璨是豫园珠宝时尚集团孵化的培育钻石品牌,品牌名源于法语“闪耀、光芒”之意,产品涵盖多种颜色培育钻石,定位年轻消费群体。
10.潮宏基(002345)
潮宏基自2022年起关注培育钻石市场,认为其在国内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并于2025年通过旗下VENTI品牌推出培育钻石饰品,定位年轻潮流市场。该品类在天猫平台上线,目标消费群体更注重设计创新和材质多样性。
2022年与力量钻石等合作方签订了《公司设立协议书》,创建并运营培育钻石珠宝首饰品牌。名称为生而闪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1.四方达(300179)
四方达与郑州大学合作开发CVD金刚石技术,相关工艺调整后可生产D/E/F级白色大尺寸培育钻石,净度更高、尺寸更大。截至2025年9月,公司尚未披露培育钻石的具体营收数据,但已进入产品验证阶段。
12.沃尔德(688028)全球高端超硬刀具市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
沃尔德拥有超过16年的CVD(化学气相沉积法)技术研发经验
沃尔德于2022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如上海沃尔德钻石),专门从事培育钻石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旗下品牌ANNDIA主打CVD培育钻石饰品,产品涵盖白钻、粉钻、黑钻等多色彩产品,并开设线下体验店。
*13.力量钻石(301071)国内超硬材料主流供应商,制品装备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河南省
主营业务是人造金刚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培育钻石、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
作为国内培育钻石领域的代表企业,力量钻石通过高温高压法(HPHT)等技术,生产无色、彩色(如蓝、粉、黄色)等不同品级的培育钻石,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珠宝、工业领域。2021年上市后,其培育钻石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14.晶盛机电(300316)
2025年,晶盛机电研发的全自动MPCVD法生长金刚石设备(型号XJL200A)成功生长出高品质宝石级金刚石晶体,解决了行业痛点,包括多晶及生长裂纹判断、晶体温度和厚度控制等问题,为人工培育钻石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15.黄河旋风(600172)国内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之一
河南许昌 已连续2年亏损
主营业务是超硬材料及制品,超硬复合材料及制品等。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工业金刚石、培育钻石、砂轮、刀具、钻头、锯片等。
黄河旋风是国内培育钻石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占有率及产品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6.国机精工(002046)
国机精工是HPHT法培育钻石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同时拥有CVD法培育钻石生产线,具备从设备供应到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2024年11月,国机精工推出自有品牌“黛诺DEINO”,并在上海月星环球港开设全球首店,目前线下已有三家门店,未来将优先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新店
17.惠丰钻石(839725)
惠丰钻石采用CVD(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进行培育钻石研发,通过MPCVD设备实现批量生产。2022年8月成功研发出培育钻石产品,2023年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并推出自有品牌“殊色”。
公司以金刚石微粉业务为基础,向培育钻石领域延伸产业链。2022年将培育钻石列为重点研发方向,计划将其打造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与第三代半导体、精密材料等新兴领域结合,形成“微粉+培育钻石+新兴应用”的产业布局。
六、 投资逻辑:三大核心驱动因素
培育钻石行业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技术驱动:培育钻石领域,高温高压(HPHT)与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仍是核心赛道。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实现大克拉高净度钻石稳定生产的企业,有望在高端消费与工业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品牌与渠道建设:下游零售环节,品牌溢价能力成为竞争关键。具有文化内涵、能够讲述品牌故事的企业更易获得消费者认同。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正在兴起,通过虚拟试戴、定制化服务等技术增强消费体验。
工业应用拓展:钻石在半导体、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潜在价值逐步显现。例如,金刚石衬底可提升芯片散热性能,超硬材料用于精密加工工具。这类应用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七、 风险提示:机遇与挑战并存
投资培育钻石行业也需要注意一些风险因素:
市场波动风险:钻石价格受经济周期、消费者偏好变化影响显著。企业需建立动态库存管理系统,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多元化产品组合等方式平滑价格波动风险。
技术替代风险:培育钻石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若企业未能跟上研发步伐,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建议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政策与贸易风险:欧美对俄罗斯钻石的进口限制、欧盟碳关税等政策可能冲击供应链稳定性。企业需优化全球布局,建立多元化供应渠道。
八、 未来展望:多元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培育钻石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分级与个性化需求:培育钻石则满足大众消费与日常佩戴需求。消费者对钻石的期待从“保值”转向“个性化表达”,定制化设计、异形切割、彩色钻石等产品将更受欢迎。
技术融合与跨界应用:钻石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结合将催生新业态。例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钻石溯源,增强消费者信任;利用AI设计工具提升定制化效率。
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环保与伦理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需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采用可再生能源,同时确保供应链人权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