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储蓄型保险。
储蓄型保险兼具保障功能和储蓄功能,能获得些许收益,但收益率一般不高。储蓄型保险包括5类,分别是: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险(简称投连险)。
其中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属于固定收益型,分红险和万能险属于保底收益+浮动收益型,投连险属于不保本收益型。
1、年金险
年金险是指投保人一次或按期缴纳保险费,以被保险人生存为条件,在未来的某一年度开始,按年、半年、季或月给付保险金给被保险人,直至被保险人死亡或保险合同期满的保险。
在年金的领取期间,若被保人生存则给付年金。若在年金开始领取前被保人身故,一般可领取已交保费与保单现金价值的较大者作为身故保险金。年金险更像是有确定收益的投资品,而不像保险。
年金险可分为定期年金和终身年金。
定期年金主要是教育年金和成长年金,它的领取期间有限,通常是每年领取固定金额的生存保险金,最后一年领取一笔金额更大的满期保险金。若在年金开始领取后、期满前被保人身故,一般会一次性赔付剩余应领金额。
终身年金是自开始领取后可一直领取到被保人死亡,或者最大可领取年龄超过一百岁,通常每年领取相同的金额。
终身年金又分为养老年金(即传统年金)和快速返还型年金(简称快返年金)。养老年金一般是在被保人退休之后开始领取;快返年金可以在缴纳保费之后的较短时间(十年内)就能开始领取,但收益较低。
2、增额终身寿险
增额终身寿险是保额和现金价值会随时间递增的终身寿险。它可以通过减保的方式领取部分现金价值,就像是终身寿险+活期理财产品。
不过它的现金价值也并非可以任意领取,会有一定的限制,投保时要注意是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领、每年最多领多少。通常每年减少的保额不能超过基本保额的20%。部分产品还支持加保。
增额终身寿险的首年保额称为基本保额,通常会比总保费要低。但是从第二年开始,保额会以一个固定的保额增长率(又称增额比例)逐年递增。
增额终身寿险会有一个“预定利率”,在投保时就已确定,当前的预定利率最高为2.5%。预定利率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额增长率一般等于预定利率,少数产品会比预定利率略高。
二是前几年的保单现金价值会比已交保费要低,但每年的增长率较高,一般要5-10年现金价值才会超过已交保费。当现金价值超过已交保费后的某一年,现金价值会以预定利率为增长率逐年递增。
三是长期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实际收益率会接近预定利率,但无法达到。也就是说预定利率是实际收益率的上限。
实际收益率以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表示,是指在不领取现金价值的前提下,当前的现金价值相对于总保费的年化收益率(复利计算)。一般持有增额终身寿险的时间越长,IRR越大。
3、分红险
分红险是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的可分配盈余,按合同约定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又称增额红利)形式分配给投保人的保险。保监会规定的最低分红比例是70%。
现金红利是指保险公司以现金形式直接支付给投保人的红利,而增值红利则是通过增加保单的现金价值或提高保额来体现红利。
分红险通常设有保底利率,这是保险公司承诺给投保人的最低收益率,大概在1.5%-2%。但是具体的分红收益是不保证的。
4、万能险
万能险相比其他保险多了一个万能账户,万能账户里的资金由保险公司进行投资从而产生收益,投保人可以往万能账户加钱或从中取钱。万能险本质就是保险+投资账户,而且也有保底利率。
分红险和万能险通常不会单独销售,而是和年金险、终身寿险、两全险捆绑,称作分红型XX险、万能型XX险。
5、投资连结险
投连险就是基本保险加上多个投资帐户。每个帐户有各自的投资组合,收益率和投资风险不同,投资品类涉及债券、股票等。
投连险不承诺投资回报,保险公司在收取资产管理费后,所有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由客户承担。投连险本质是保险+多个主动型投资基金。
很明确地说,所有的储蓄型保险都不在我本人的理财考虑范围内。在这里写出来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对各个类型的保险有清晰的认知,避免被保险销售忽悠,迷迷糊糊买了一种自己不了解的保险。
我不太建议把保险和投资混在一起,保险就应该专注于为我们抵御经济风险,而非提供投资收益。我们掌握正确的投资技巧后,可以通过购买其他的投资品获得比储蓄型保险更高的收益。
如果大家确实想通过购买储蓄型保险获得收益,我只建议大家考虑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这两类有确定收益的保险产品。
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就不要考虑了,这类保险坑很多,很容易踩雷,最终获得的实际收益很可能低于我们投保时的预期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