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购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787795(科创板)
- 发行价格:114.28元/股
- 市盈率:尚未盈利(证监会所属行业平均市盈率60.12倍)
- 发行数量:7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4.89%)
- 募资总额:80亿元(全额募足,无超募或少募)
- 流通市值:约64亿元(已剔除战略配售锁定部分)
- 网上申购上限:11,000股(顶格申购需沪市市值11万元)
- 中一签缴款金额:57,140元
募资用途:
全部投向三大核心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 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
- 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GPU芯片研发
- 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
二、公司概况与财务分析
1. 主营业务:国产全功能GPU领军者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少数具备全功能GPU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基于自研 MUSA 架构,公司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
- AI训练与推理
- 图形渲染(支持DirectX 12)
- 物理仿真与科学计算
- 超高清视频编解码
其技术路线对标英伟达CUDA生态,打造国产替代方案,被业内称为“小英伟达”。核心团队多来自英伟达,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2. 财务表现:高增长、高投入、尚未盈利
| 年份 | 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速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
| 2022 | 0.46 | — | -18.94 |
| 2023 | 1.24 | +169.6% | -17.03 |
| 2024 | 4.38 | +253.7% | -16.18 |
| 2025H1 | 7.02 | — | -2.71 |
- 近三年营收CAGR达208.44%,2025年全年预计营收12.13~14.93亿元(同比增长177.8%~241.7%)
- 亏损持续收窄:2025年预计归母净亏损7.3~11.7亿元
- 盈利预期: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前提是:
- 年收入达59.83亿元
- 毛利率达61%
- 包含3.07亿元政府补助(扣除后为微利)
三、市场展望与打新策略
1. 行业前景:AI算力爆发,GPU需求激增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从2025年起以45.3% CAGR增长,2029年达3035.91 EFLOPs
- GPU作为AI训练核心硬件,将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柱
- 国产替代加速,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下,自主可控GPU企业迎来战略窗口期
2. 新股市场环境(截至2025年11月)
- 2025年以来沪深新股无一破发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约223%,近10只新股首日均涨219%
- 科创板科技股受资金高度关注,估值容忍度高
3. 估值分析
- 发行PS(市销率)约57倍:显著高于半导体设计行业平均水平
- PB(市净率)约12倍:略高于三级行业均值
- DCF模型暂不适用(因尚未盈利且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高)
当前定价反映的是高成长预期与稀缺性溢价,而非当前盈利能力
4. 打新策略建议:积极申购,博弈高弹性
优势亮点:
✅ 国内唯一全功能GPU厂商,技术壁垒高
✅ 核心团队背景强,生态建设对标CUDA
✅ 政策支持明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IPO审核仅89天过会,监管支持力度大
✅ 所处AI算力赛道处于爆发初期,想象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
⚠️ 尚未盈利,研发投入巨大(2024年研发费用率仍超79%)
⚠️ 发行价高、流通盘大(64亿),对首日承接力构成考验
⚠️ 盈利时间表依赖高增长假设,存在不及预期可能
结论:
尽管公司处于亏损阶段且估值偏高,但考虑到其稀缺性、行业地位、市场热度及当前牛市环境,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申购。若中签,在AI算力主题持续发酵背景下,首日获利概率较高,可逢高兑现。











